健康養身★踮腳運動:刺激穴位,有效防治腸胃疾病

踮腳運動

在生活中,不妨多做做踮腳運動,有利於腸胃疾病的預防。常做踮腳運動可順便刺激穴位,有效防治腸胃疾病。

操作方法:身體站直,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重心放在雙腳尖,後腳跟離地,盡量抬高,每天持續踮腳尖走路或站立10~20分鐘。

功效:從中醫角度來說,人體胃經經過腳的第2腳趾,和第3腳趾之間。這個部位有一個「內庭穴」,它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註],刺激它可以祛胃火,對咽喉腫痛、吐酸、腹脹、泄瀉、痢疾、便祕等症有保健作用。

 

[註]

滎穴:為經氣稍大之處,就像較細小的水流,多位於掌指、跖趾關節之前。

 

本文摘自《很老很老的老偏方7 腸胃病一掃光》一書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隨著出生率逐漸下降,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最新數據顯示,台灣今年1月死亡人數已大於出生人數,人口呈現負成長現象。人口老化的過程中,年長者最常面臨的是嚴重牙周病或是老化後骨質流失,導致牙齒的自然脫落。但大量缺牙不僅會讓老年人無法開心進食,臉部也會因為缺牙產生凹陷,而深深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素有「癌王」稱號的胰臟癌很難提早發現、病程又快,有8成以上的病患在驚覺有異求診時,多半已進入晚期而無法開刀,這是導致胰臟癌死亡率高的最關鍵因素。高危險族群提高警覺 有異狀及早就醫  高雄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洪肇謙表示,胰臟癌與一般癌症不同,「大部分癌症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一名77歲陳先生,因急於趕火車突然倒臥在善化火車站月台上,同在月台遠處的柳營奇美醫院護理師蕭嘉鳳及醫事放射師林宏吉、蔡家駿看見後,立即奔上前檢查,發現陳先生已無意識且摸不到脈搏,便立即施予心肺復甦術(CPR)及呼叫求助,並使用車站設置的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第485例新冠病患,美國境外移入10多歲少年,居家檢疫期間雖然無症狀,但接受地方衛生局病毒檢驗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接獲訊息立即大震盪,指揮官陳時中要求衛福部政風單位調查,今(19)日陳時中特別解釋,只是想要瞭解地方政府有這樣舉動原因,由較公正單位調查原因。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