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踮腳運動:刺激穴位,有效防治腸胃疾病

踮腳運動

在生活中,不妨多做做踮腳運動,有利於腸胃疾病的預防。常做踮腳運動可順便刺激穴位,有效防治腸胃疾病。

操作方法:身體站直,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重心放在雙腳尖,後腳跟離地,盡量抬高,每天持續踮腳尖走路或站立10~20分鐘。

功效:從中醫角度來說,人體胃經經過腳的第2腳趾,和第3腳趾之間。這個部位有一個「內庭穴」,它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註],刺激它可以祛胃火,對咽喉腫痛、吐酸、腹脹、泄瀉、痢疾、便祕等症有保健作用。

 

[註]

滎穴:為經氣稍大之處,就像較細小的水流,多位於掌指、跖趾關節之前。

 

本文摘自《很老很老的老偏方7 腸胃病一掃光》一書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等車搭車、排隊等餐、上大號、吃飯聚會、睡覺前一定都會做的事是什麼?答案就是「滑手機」!無論有沒有正在回訊息,還是發文,忍不住刷新頁面看著朋友又去哪裡玩,又有什麼新奇有趣的事物,要是一整天不能滑手機是不是光用想的就令人煩躁不安?以下就來看看你是否已換上了手機成癮,該如何改善呢?圖片來源/pintere...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0歲的蔡阿嬤,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定期在安慎診所洗腎治療,因四肢冰冷、心臟不舒服由診所醫師轉診至醫院進行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心臟冠狀動脈與腳部血管都有嚴重阻塞情形。對血管阻塞認知不足 易錯失黃金治療時間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內科潘恆宇醫師表示,週邊血管阻塞是一種漸進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歲小寶哭鬧不停,媽媽原本以為是小感冒,打算手邊工作忙完再帶去看醫生,沒想到幾天後耳朵竟流出膿水,急忙就診,小兒科醫師檢查耳朵後,診斷為急性中耳炎,鼓膜已破裂流膿,轉診至耳鼻喉科做後續治療。小兒中耳炎是兒科常見疾病,幾乎每周都有這樣的小病人掛號,若未妥善治療,恐影響聽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