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臟癌治療露曙光 二線新藥健保全額給付

胰臟癌治療露曙光 二線新藥健保全額給付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素有「癌王」稱號的胰臟癌很難提早發現、病程又快,有8成以上的病患在驚覺有異求診時,多半已進入晚期而無法開刀,這是導致胰臟癌死亡率高的最關鍵因素。

高危險族群提高警覺 有異狀及早就醫  

高雄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洪肇謙表示,胰臟癌與一般癌症不同,「大部分癌症在有遠端擴散前,腫瘤通常都已很大顆,但胰臟癌會在腫瘤仍是小顆的階段就轉移出去了。」且胰臟癌的臨床常有表現如黃疸、腹痛、體重減輕等症狀並不特異,因此很難被早期發現。  

由於胰臟癌位處腹腔深處,有時就算做健康檢查,若非是核磁共振、正子造影等,也不容易被找出來。洪肇謙說,診間就有病患在近兩年的健檢時都沒發現異狀,兩年後卻被診斷是胰臟癌末期,因此建議高危險族群,例如曾罹患慢性胰臟炎、或有糖尿病史、肥胖者、抽菸族群等,有不明原因腹痛加上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就要高度警覺。

治療棘手 幸有二線新藥健保可全額給付  胰臟癌治療露曙光 二線新藥健保全額給付

胰臟癌轉移、惡化速度都快,治癒機率低,是屬於相當棘手的癌症。他提及,胰臟癌生長的位置複雜,手術治療可能牽連的器官很多,風險高且術後併發症也不低。況且絕大多數患者得知罹癌時多半進入後期已無法開刀將腫瘤清除乾淨,因此預後也差。

目前晚期胰臟癌的治療仍以化療、放療為主,然因腫瘤有局部纖維化的特性,容易阻礙化療藥物的進入,加上過去針對胰臟炎所研發的新藥並不多,常令患者在第一線治療失效後,面臨後繼無藥的窘境。

所幸2018年8月健保署已將胰臟癌化療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根據國際臨床試驗證實,化療新藥對於之前曾使用過第一線化療失敗的病患,有顯著效果,可成功延長患者整體存活期達6.1個月。

洪肇謙說,診間有一名60多歲的男性胰臟癌患者,曾於外院被診斷為胰臟癌,施打化療後因為副作用大而中斷治療;日前來高榮了解是否有其他治療方式。經建議選擇健擇藥物後,療程結束腫瘤雖變小,但半年後又開始長大、癌症指數再次升高,「由於患者符合二線化療新藥,施打一個月(2至3劑)後,以電腦斷層發現腫瘤已經縮小、指數也下降,目前情況良好,仍在積極接受治療中。」

洪肇謙強調,要預防胰臟癌相當困難,目前只能及早診斷、早期妥善處置;如今癌症治療已進入團隊治療,團隊會視病患狀況與期望接受的治療共同討論、選擇最適宜的藥物,也不必擔心化療所引發的副作用,都可在妥善的治療計畫中一併考量,讓患者也能擁有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1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經營南北貨的黃伯母,每日從早忙到晚,工作時間將近20個小時,近日胸口疼痛,手臂腋下也是隱隱作痛,之後疼痛感加劇又癢,皮膚上也出現零星紅疹及水泡。急診醫師診視後,告訴黃伯母罹患帶狀皰疹,開立治療帶狀皰疹的藥物讓她帶回去使用,並囑咐按時服藥及多加休息。帶狀皰疹又稱「皮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密切,根據研究顯示,對於第二型糖尿病人,以減重手術5年後,在血糖控制上,有55%的參與者的糖化血色素,達到小於7%的目標,大幅提升糖尿病治療成績;因此,使用減重手術來治療肥胖型糖尿病,已成為一種新的治療方式。研究結果已於今年3月發表於JAMA台灣與美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退化性膝關節病變是老年化社會中常見又惱人的問題。據統計,全台約有350萬人為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所苦,60歲以上長者每2人就有1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高頻熱凝療法產生熱能 鈍化疼痛感受隨著時間和科技的進步,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方式也漸漸多元。然而藥物和復健治療效果不佳,須手術介入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疾管署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定病例,北部44歲從事餐飲業男性,活動範圍以住家及鄰近山區為主,無國內外旅遊史。發燒、頭暈等症狀數度就醫未改善,經醫院通報為漢他病毒出血熱,4月3日檢驗確定為漢他病毒出血熱。目前個案症狀改善已出院,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進行個案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