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車族自保秘笈:超車要從左方超

車族自保秘笈:超車要從左方超
台中市長胡志強和夫人邵曉鈴車禍意外,看得各界怵目驚心又心疼。多位汽車專業人士指出,類似車禍發生的瞬間,唯一能保護車主和乘客的就靠「安全帶」和車子本身提供的主動、被動式安全防護。至於超車習慣,左駕車應由左方超車,台灣人便宜行事,左、右亂超車更是常常造成意外發生的主要原因。

安全帶別貼近脖子
多年獲得亞洲拉力冠軍車神的陳和皇指出,國外法令規定,前、後座乘客都需繫上安全帶。因為不論再好的駕駛技術,全安帶都能在第一時間內穩定車主和乘客,避免意外事件擴大。

但陳和皇表示,目前三點式安全帶,車主使用時,仍需再教育。如有些車主雖繫上安全帶,但有時過於貼近脖子,反而會在意外發生時勒死車主,正確使用安全帶,除了養成上車就繫安全帶外,繫上安全後更應前後晃動,看看會不會卡住脖子,若有不舒適感時,可自行調整安全帶高度,如此才能達到安全保護。

被撞到別急踩煞車

一般車子重量是「前重後輕」,尤其高車體的休旅車或商務車,重心高加上後車輕,遭受外界後方撞擊時,就算只是輕輕一碰,在高速行駛時還是可能發生翻滾的危險,當下,就算想採取任動作可能車子已無法掌控。因此,駕駛平常除了眼觀前方路況,也應隨時注意車子四面八方狀況,看看後視鏡了解身旁的外部交通狀況,才能提早防範可能的意外。

裕隆汽車亞洲技術中心動力測試所副理劉家士指出,事實上,當意外發生時,容易緊張的人,已無法搞清楚該不該踩煞車或能不能轉動方向盤,而是會本能地亂轉、急踩煞車。這也是意外發生時最難掌控的地方。

防意外高科技幫忙
因此,除了平常多參與車商提供的安全駕駛訓練,增加臨場感應變能力外,車廠本身設計「讓車子來保護車主」的主動式安全防護或被動式安全防護,就顯得重要。

所謂的主動式安全防護,是讓車主在未發生狀況前提前防止危險發生,如現在許多車子配有動態控制系統EPS或VDC,當車主方向盤不足或過度時,能主動協助車主捉回正常狀態的設計,提前防範意外發生。

一旦車禍發生時,被動式安全防護啟動就相當重要,如ABS煞車防鎖裝制、安全氣囊等,目前愈頂級車子,安全氣囊數目愈多,從駕駛座一直增加至側座、側邊、氣簾式等,目的就是要給乘客多一些保障。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31歲女性因雙腳腫脹,誤以為是腎臟出問題所致,自行服用利尿劑,卻造成水分過度排出,甚至脫水,緊急就醫後,醫師確診為脂肪性水腫;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施得恩指出,水腫不一定與腎臟有關,也可能是其他器官出現問題,唯有對症下藥,才能避免誘發嚴重後遺症。在台灣,占3成民眾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好多人迷上CandyCrush遊戲;就有一名才28歲金融業宅男,因為工作壓力大,就經常玩CandyCrush遊戲來舒壓,甚至還徹夜不睡的「消糖」,結果竟導致原本就有雄性禿的他,落髮情況更加嚴重。這名男子先是使用坊間生髮用品,也曾試過許多偏方,不僅沒有效果,反而落髮更嚴重,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為人母親雖非職業,但也常患有俗稱「媽媽手」的職業病,做家事、帶小孩重擔往往落在媽媽身上,台灣女性手部痠痛、肌腱炎發生機率高於男性十倍以上,平時應該好好休息、保養。署立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許應勃表示,「媽媽手」指的是腕關節附近手指肌肉使用過度,發生狹窄性肌腱滑膜炎,長時間徒手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對精神疾病患者也存有胡言亂語、行為怪異等不好印象嗎?這可都是錯誤的觀念喔!其實,精神疾病患者只要能規律服藥,大部分症狀都能有效獲得改善。當然,除了接受藥物控制外,症狀穩定後也須接受生活安排、職能復健等,幫助增加自信心,且這時家人朋友的支持更是關鍵;彰化基督教醫院鹿東分院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