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騎鐵馬常見之傷害與預防

騎鐵馬常見之傷害與預防

騎鐵馬常見之傷害與預防

 

近來油價高脹,政府大力提倡節能減碳,自行車因而風行全國,到處可見騎腳踏車的人潮,自行車商店ㄧ家接著ㄧ家開,熱門的自行車更是賣到缺貨。騎自行車是一種很棒的運動方式,但是也潛藏著受傷的風險,隨著騎自行車的人口愈來愈多,受傷的人數也逐年增加。

容易發生自行車傷害的因素包括:

◎沒有穿戴安全帽

◎當與汽機車發生擦撞時

◎騎自行車的環境不安全時

◎男性

◎年齡9至14歲

◎夏季、清晨或傍晚時

◎競賽時也較易發生

多數的騎自行車傷害發生在上肢及下肢,其次是頭部、臉部、腹部、胸部和頸部。大部分是淺層的傷害,如擦傷、挫傷及撕裂傷。此外也常發生扭傷、骨折及脫臼,造成肢體的疼痛、腫脹、變形、淤青及功能喪失。大多數的嚴重自行車傷害多是由於與汽車擦撞造成,如頭部傷害,其佔騎自行車受傷致死的百分之60以上。而臉部如眼球受傷也常見,常是沙塵、昆蟲造成。此外在馬路上騎車危險性更是提高了百分之40,因此專用自行車道的設置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長年騎自行車的車友,常會發生過度使用的傷害,尤其是參加競賽的運動選手。頸部及背部酸痛是常見的問題,常常是由於騎車者上半身姿勢不良;頸部過度伸展而下背部屈曲所致。長時間握住手把也常引起手掌手腕的不適,造成壓迫性神經病變,其中尺神經病變最常見。而長時間騎乘下,坐墊也會造成臀部和會陰部的過大壓力,因而引起臀部疼痛、局部皮膚的增厚、甚至導致疼痛的深層結締組織增生及潰瘍,嚴重者會造成陽萎,尿道損傷引起尿道炎及血尿。

如何選擇適合你的自行車?

◎首先座墊的高度必須使腿部升直時膝部能微彎25至30度

◎座墊前端須輕微翹起10至15度

◎把手的高度須低於座墊2.5至5公分

◎把手至座墊前端的距離約等於你的指尖至手肘的長度

◎把手的寬度約等於你的肩膀寬度

如何避免騎自行車引起的傷害呢?

最重要的是正確的騎乘姿勢。騎車時肩部放鬆自然下垂,手肘微彎。此外須有完整護具,包括頭盔、手套、護目鏡、有護墊的褲子、能反光且亮色的運動衣、車燈等。定期檢查保養你的自行車和行前路線的規劃及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如此你也能享受騎乘的樂趣,預防可能的傷害。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疾管署去年辦理三個月的「We Check為『愛』勇敢同行」愛滋匿名篩檢活動成果顯著,根據統計,共有超過3萬6千人接受抽血檢驗,是101年I-Check篩檢人數的2倍!而去年的受檢者中,有364位陽性,扣除30名舊個案,陽性率達0.92%,目前已有214為陽性受檢者在諮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2000年至2009年,台灣第2型糖尿病發生率,女性從原先的3.34%升高至5.2%,男性由3.01%增加至5.3%,且年齡層也逐漸下降,顯示台灣民眾對於糖尿病危機意識不足。第2型糖尿病與肥胖有密切的關係,尤其是15歲以上、腰圍過粗的民眾,五年後發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天氣溫低,臨床上,因血壓控制不佳就醫看診的患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弘昊指出,其實血壓會忽高忽低,除了天氣冷會控制不佳外,其中更有約2至4成的患者,只要到醫院,就容易因緊張導致血壓升高。像是測量血壓的時間點、服用藥物等因素,都會進一步影響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未滿65歲男性,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平時菸不離手,加上近日感冒,使得舊疾突然復發,痛苦不堪,趕緊至醫院就診;醫師指出,由於該名患者之前未施打流感疫苗,使得在冬天復發肺病的機率就相對提高。大里仁愛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洪崇文表示,冬天來臨,診間出現慢性阻塞性肺病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