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島素增敏劑降阻抗 控制血糖展療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2000年至2009年,台灣第2型糖尿病發生率,女性從原先的3.34%升高至5.2%,男性由3.01%增加至5.3%,且年齡層也逐漸下降,顯示台灣民眾對於糖尿病危機意識不足。第2型糖尿病與肥胖有密切的關係,尤其是15歲以上、腰圍過粗的民眾,五年後發生高血糖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倍。

臺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天鈞表示,現代飲食精緻化,許多學童不忌口,常以甜飲料取代水,且喜愛吃高熱量食物,早已埋下好發疾病的危險因子,提高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第2型糖尿病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密切的關係,像是不愛吃青菜、常把雞排當零食吃,或一口渴就是整瓶飲料下肚等習慣,長期下來,導致身體出現問題。其實早期發現糖尿病,是可以靠改變飲食習慣以及運動來控制,但多數人都無法做到,所以很快就必須要服藥控制。

張天鈞醫師說,當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無法將糖份有效轉化為所需的熱量,過多的糖份積聚在血液中,使血糖濃度增高,導致糖尿病發生。這時血管就像我們洗頭時,掉落的頭髮塞住水管一般,開始產生阻塞,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大小血管的併發症發生,嚴重可能導致身亡。

儘管諸多降糖藥物可供選擇,糖尿病患者還是必須配合醫囑使用合併不同致病機轉的聯合療法,對於多數第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胰島素雖可正常分泌,但身體反應好像遲鈍了,無法正常作用,此現象稱為「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增敏劑的原理就是提高胰島素敏感度,來達到血糖的控制,且結合不同降血糖機轉藥物進行治療,被認為可以減輕胰臟β細胞的工作量,來保護β細胞,降血糖成效也較佳。

張天鈞醫師表示,美食當前難以抵抗誘惑,到處都有吃到飽的餐廳,但是食物是我們可以挑選的,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均衡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良好的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事,無論是用何種降血糖藥物或是施打胰島素,都是為了降低中風、甚至死亡等風險,從自身生活型態做起,耐心且積極與醫師配合,才能有效對抗糖尿病及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84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健保卡不只是看病時得用到,甚至已成為代表身分的第二證件,一旦遺失,還真是得要馬上辦理補發;根據健保署統計,一年換補發健保卡就高達100萬人;為方便偏鄉民眾換發健保卡,新北市衛生局與健保署協商,結合瑞芳、貢寮、三芝、平溪、石門、坪林、金山、烏來、萬里及雙溪等10個區公所,即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台北的萬華青草巷是全台灣最大的青草商圈,有各式各樣的青草。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轄區青草及飯店業者,運用各式青草加入食材中,變化出多種養生餐點,並提供5道在家可DIY的料理,讓民眾在季節變化的初秋,透過青草入菜養生保健、預防感冒。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吳俊良主任表示,萬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天婦羅、臭豆腐、蚵仔煎等士林夜市美食熱量高,該如何健康吃?台北市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士林夜市合作,推出「觀光健康步道」與「觀光美食地圖」網路動態地圖,並提供10道小吃熱量、營養素與運動距離及消耗卡路里等資訊,讓民眾更便利了解食物的熱量高低。一份炸雞排熱量約657大卡、一份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真的好偉大!57歲的張女士日前因車禍意外被送至大林慈濟醫院治療,由於頭部外傷導致腦幹功能衰竭,子女強忍不捨,為母親圓滿器官捐贈的心願,一口氣捐出心臟、肝臟、2顆腎臟、皮膚、骨骼、眼角膜等器官,遺愛人間。來自台北的張女士,生前熱心助人,一直熱衷參予公益活動,還曾向二女兒表達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