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近百公斤男大生 壓力過大突中風

近百公斤男大生 壓力過大突中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台中1名19歲的王姓男大生,某天晚上準備洗澡時,發現右上肢突然無力,只能靠左手來穿脫衣服、洗澡,本以為睡醒後,狀況就會改善,沒想到隔天早上起床後,右手仍無法施力,就醫檢查後竟發現是中風!
收治病例的童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楊自強醫師表示,經過腦部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王姓男大生是左側大腦「小洞性腦梗塞」,醫師解釋,19歲男學生,身高170公分,體重90多公斤,還有高血脂,本身就有危險因子存在,加上學業及生活的壓力,讓男學生備感壓力,因此會突發中風。
楊自強醫師指出,近年來因為飲食習慣逐漸西化與生活型態的改變,腦中風年齡層持續下降、年輕化,高血壓、高血脂等高危險群在冬季更應注意自身健康。中風發生前常會出現單側手腳或臉部突然發麻或無力、突然出現口齒不清或聽不懂話語、視力突然模糊、忽然覺得昏眩或失去平衡與協調等症狀;有些症狀非常輕微或很快就消失,常常被民眾忽略認為只是小毛病,卻可能是引發中風的一個警訊,所以有任何的症狀發生就應該就醫,做進一步的檢查。
醫師呼籲,中風其實也可以預防:
一、 定期健康檢查:40歲以上的民眾,最好能每年至醫院作一次全身健康檢查。
二、 量血壓:血壓高於130 / 85mmHg者,每星期至少量一次血壓。
三、 均衡飲食:少吃鹽、糖、油,多補充水份,定食定量、多吃蔬果、少吃動物性油脂及動物內臟。
四、 規律的運動:適當而確實的暖身運動、在體能能忍受的限制內運動、慢慢地停止運動、運動後應等待流汗停止後再沐浴,且最好採用溫水。
五、 保持情緒的穩定,心情常保愉快。
六、 避免煙、酒、應酬等不良嗜好。
七、 遵照醫生指示,悉心配合:患有長期性疾病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需遵照醫生囑咐,長期治療控制,以防腦中風的發生。
另外,國民健康署與美國都有研究發現,體重過重及肥胖(BMI≧24)造成中風的機率更大,因此維持良好的體重也能夠預防中風的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6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55歲男性,因工作緣故常常三餐不定時,而且喜愛吃烤肉或炸物;結果在某次員工體檢中,檢查出糞便有潛血反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後,醫師確診為大腸癌第四期合併肝臟轉移。隨著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大腸癌好發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大腸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一...

閱讀詳情 »

醫師不斷告誡我們癌症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民眾同樣也可以要求醫師「當我早期健檢時,你也要驗得出來」;最近有多項可以早期發現癌症的好消息,透過基因檢測就可以早期發現針對長者與血液相關的癌症。此外,利用奈米科技尋找腫瘤RNA,或是將新生兒篩檢的原理拿過來應用,同樣都可以早期找到腫瘤細胞,甚至唾液的檢查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很多人都有頭暈、耳鳴,以及想吐的時候,而頭暈的症狀可重可輕,病因也各異,但您知道這種狀況有可能是患有梅尼爾氏症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李奕輝表示,梅尼爾氏症是因為內淋巴液水腫而造成反覆性的暈眩,並且聽力將會影響。梅尼爾氏症又稱為內淋巴水腫,是造成陣發性旋轉性眩暈...

閱讀詳情 »

  曾是解放軍華東軍區第四陸軍醫院第五病區的軍醫,在一次對外門診看病時,遇到一位78歲高齡老人黃某。他退休前是蘇州市某廠的技術幹部,1950年初春之際得了小便失禁症,嚴重時成天提不上褲子,到嚴寒的冬天還不時地夾著個尿壺,痛苦極了。經過蘇州又多次來我院門診求治,也沒見效。他自認為沒指望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