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近視的四個傳言是真的嗎

近視的四個傳言是真的嗎
1、近視眼老了以後不會老花?
  老花眼是一種老年病,近視眼同樣也會有老花眼,只不過如果以前就有近視,老花和近視的矯正鏡片度數一正一負,剛好可以中和,老花眼的症狀就給抵消到難以察覺的程度,這也就給人以近視眼不會老花的誤解。
  也有人提到,近視眼看不見遠處,老花眼看不清近處,那麼會不會有一段時間,眼睛會恢復正常,看遠近都沒有問題?很遺憾,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近視眼和老花眼的抵消作用頂多讓你看近處更清晰一點罷了,看遠處的時候,你還是得戴近視眼鏡。

  2、瞇眼看東西會使近視度數增加?
  有些人在看不清的時候,會習慣瞇著眼睛看,這的確會造成視力的進一步下降。不過,準確來說,這種習慣是使你的散光增加。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瞇著眼時眼睛的狀態,上下眼皮跟眼球接觸,眼睛露出部分變窄,角膜受壓迫,散光就是在這種壓力下增加的。散光的症狀一般是看東西有重影,上下分不清,影響方向性,視覺質量下降。

 
 

  3、高度近視會遺傳?
  醫學上我們將600度以上的近視都稱為高度近視。臨床實踐證明,父母雙親都是近視的情況下,孩子患高度近視的概率更大,但這並不表示有近視的人,生出的孩子一定會近視。我們不能排除一些孩子的近視是受父母習慣影響的,比如父母愛讀書,孩子可能會喜歡讀書,近視的可能就會增大。但是從醫學上講,比起那些雙親的眼睛都正常的孩子,高度近視者的孩子,從生理上遺傳高度近視的危險因素的確是增加的。

  4、戴眼鏡最好戴低於正常矯正度數的?
  這需要根據年齡、屈光狀態、是否存在其他的視覺問題來決定,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針對成年人且沒有其他眼疾者,要根據其用眼需要來看。在統計學的流行病學有種生活視力的概念,認為只要視力不低於0.5,正常的生活是沒有問題的。但也有些人的確習慣了很清晰才能正常生活,例如需達到1.0以上的視力才覺得清晰,這些人如果戴低於矯正度數的眼鏡,看東西會採取瞇眼等動作,就可能導致視疲勞;而有些人過慣了模模糊糊的日子,覺得並不影響生活,那麼,戴低於矯正視力的眼鏡也沒有問題。

相關推薦

年代新聞《聚焦2.0》不僅節目內容關注全球疫情,在防疫上更是超前部署,早在指揮官宣布保持1.5公尺社交距離之前,就克服攝影棚的狹窄空間,進行「安全防疫錄影法」,高文音更改用1.5公尺的超長指揮棒主持。《聚焦2.0》本周邀請到長腿辣媽林可彤,分享三招產後居家健身操以及「倒立瑜伽」,就算一邊育兒也能輕鬆...

閱讀詳情 »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中天新聞52頻道關心疫情發展、配合政府防疫責無旁貸,為帶給觀眾更全面、更即時的疫情資訊,由今(2)日開始推出【新冠病毒研究室】系列報導,集結眾多名人、網友的提問,由當家主播盧秀芳親自專訪防疫專家,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

閱讀詳情 »

60歲的陳先生,年輕時就有抽菸的習慣,菸癮將近40年,最高紀錄一天抽三包香菸。但近兩年陳先生發現,自己連續咳嗽,嚴重到連走路都會喘,容易咳嗽卡痰。陳先生求助東港安泰醫院胸腔科李岱晃醫師,經過X光以及肺功能檢查後,確診為「慢性肺阻塞」(COPD),李岱晃醫師開立口服與吸入劑搭配使用,並列入胸腔科個案...

閱讀詳情 »

耳膜鬆弛症候群 遇噪音耳疼痛、暈眩且耳鳴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