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近6%胰臟癌患者有BRCA基因突變 精準治療化險為胰

近6 胰臟癌患者有BRCA基因突變 精準治療化險為胰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哪一種癌症新增人數與死亡人數相當?答案是胰臟癌,因腫瘤快速惡化,治療棘手,以致存活率極低,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胰臟癌發生人數為2,469人,而108年國人死因統計報告卻發現,胰臟癌死亡人數2,497人,如果未能早期發現,幾乎無一倖免。


胰臟癌惡化快速 有「癌王」之稱


11月19日是2020世界胰臟癌日,世界胰臟癌聯盟將今年主題定調為「Demand Better」,期盼患者能擁有更佳的治療選擇,延長存活期,提高生活品質。


63歲林先生去年接受健康檢查,報告顯示,腫瘤指數偏高,但他並無任何不適,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晚期胰臟癌,癌細胞侵襲到血管及淋巴腺。


台灣胰臟醫學會葉大森理事長表示,初期胰臟癌症狀不明顯,多以腹痛、背痛和腸胃道症狀為主,以致8成患者確診時已到晚期,因病惡化速度快,患者5年存活率難以突破1成,延長患者存活期為目前的治療瓶頸。


葉大森進一步解釋,胰臟癌之所以被稱為「癌王」,就是因為惡化快速,且治療相對棘手。相較於10大癌症患者5年存活率為5成2,而胰臟癌一直無法突破1成。


對於晚期胰臟癌患者,傳統以手術搭配化療為主,但難以提升整體存活率,近年來,精準治療藥物問世,讓晚期胰臟癌患者多了治療新選擇。


近6%胰臟癌患者 出現BRCA基因突變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表示,所謂的「精準化治療」,就是透過基因檢測找出患者體內是否具有特定基因突變或缺陷後,給予合適的治療處置。研究發現,近6%的胰臟癌患者出現BRCA基因突變,而今年通過胰臟癌適應症的精準治療藥物正是相對應的治療選擇。


研究證實,若BRCA基因突變的轉移性胰臟癌患者於第1線化療後接續使用精準治療藥物做為維持性治療,則可降低47%疾病惡化風險,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得以延長近2倍。


胰臟癌好發於60歲族群,如果出現腹痛、體重減輕等症狀,就應提高警覺,盡快就醫接受檢查。若確診罹癌,建議與醫師討論基因檢測的可行性,擬定最適合自身的治療策略。


更多NOW健康報導
▸心律不整脈象可知 中醫講究內外調理把脈揪出心臟病灶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美國一名曾為《花花公子》拍照、被稱為「Snapchat女王」的模特兒,早前經常感到頸部痛楚,"及至本週一突然中風。然而她治療3天後仍告不治。   (圖片翻攝自東網)   34歲的梅伊育有一女,近期深受頸痛困擾,曾積極多次求醫仍未痊癒。及至本週一,她突然中風入院,延至週四死亡,初...

閱讀詳情 »

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每3年發生的成群小地震或許可以作為下一次大地震將要襲擊"日本"的信號。 (僅為示意,圖片翻攝自唐山大地震劇照,下同) 在俯衝到一塊大陸下方的海底的許多地方都會發生小型地震,例如美國的太平洋西北海域或是智利沿海地區。但是對日本地震活動進行的研究第一次表明,這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糖尿病人可得要忌口,以免出現嚴重併發症!就有一名46歲科技公司主管,有糖尿病史,自恃平常血糖都控制的還不錯;然而,最近連續參加了幾攤尾牙,大吃大喝的結果,致使血糖和三酸甘油脂飆升,險些中風。 收治該名科技公司主管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農曆春節,親朋好友共聚一堂,大家常會打麻將或是玩撲克牌,一來消遣娛樂,二來則是會想試試手氣,看看運氣如何;但是,有很多人是趁著放長假,就沒日沒夜的玩。醫師提醒,熬夜打牌最傷身,尤其是天氣冷,年紀大的老人家更是要小心,最好是摸八圈就好。 坐著玩牌最易肩頸痠痛 過年期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