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表示,時序進入秋冬,全球COVID-19疫情持續上升,多國單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我國境外移入個案亦有增加趨勢。為降低國內社區傳播風險,及避免造成醫療體系負擔,今(2020)年12月1日將啟動「秋冬防疫專案」,強化「邊境檢疫」、「社區防疫」...
閱讀詳情 »2020年11月19日
喘咳痰未必是普通感冒! 「每年300萬人死因」肺阻塞悄悄來襲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肺阻塞「喘咳痰」 患者平均壽命少常人11年咳嗽、氣喘、痰多,疫情期間常戴口罩呼吸更受限。喘咳痰看似普通感冒的症狀,但若久咳不癒,很可能是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又簡稱肺阻塞(COPD),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300萬人因肺阻塞死亡,且患者多為中老年人。振興醫院內科部主任暨胸腔內...
閱讀詳情 »越老跑越快的女人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薩拉·霍爾(Sara Hall)常說:[跑步讓我心碎好幾百次!] 但是,她的心碎似乎有了代價,因為今年倫敦馬拉松她贏得女子組第二名。 她以兩小時22分的佳績突破了自己過去的最佳紀錄,讓她成為倫敦馬拉松十四年來第一個站在領獎台上的美國人。 她說:[這是我人生最閃耀的一刻。...
閱讀詳情 »兒童反覆感染 慢性腹瀉 小心是先天免疫不全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全台灣每10萬人就有2.17人患有原發性免疫缺損症(PIDs),其中,國人較常見的是無免疫球蛋白血症,這群人因先天體內不會製造免疫球蛋白對抗外來的病菌,因此常出現反覆感染的症狀。在過去因疾病觀念不足或是負擔不起定期輸注免疫球蛋白的高額醫療費用,有些兒童長期嚴重反覆感染造...
閱讀詳情 »晚期肺腺癌第一線標靶要續命 醫師解析時機及順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如果均有健保給付,每月藥費三、四萬元,跟每月近二十萬元的抗癌藥物,該挑哪一個?許多病友選擇藥物時,總以為愈貴藥物療效愈好,其實不然,用對了時機及順序,才可能有效延長存活期。50歲老菸槍晚期肺癌 標靶接力續命長久以來肺癌被視為絕症,隨著標靶藥物、免疫療法陸續問世,高雄長庚...
閱讀詳情 »吉立亞醫藥獎助台灣醫師美金13萬元 發展HIV創新研究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吉立亞醫藥今天公布首屆亞洲HIV研究獎助計畫(以下簡稱「獎助計畫」)的獲獎人。此計畫提供為期兩年、高達美金十三萬元的獎助金,支持亞洲剛展開研究生涯的學者進行創新HIV科學研究。藥廠獎助醫師 期待HIV研究新突破吉立亞醫藥亞洲區HIV領域醫學總監李官燁醫師表示:「我們很高...
閱讀詳情 »多專科團隊齊力守護 大腸直腸癌治療「肛」剛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人工肛門」不再令腸癌患者聞之色變,及早就醫達到良好預後根據106年度台灣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直腸癌仍維持癌症發生率首位,其中靠近肛門口的直腸癌患者人數約佔1/3。直腸癌治療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為主,曾任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盧建璋醫師表示,受限於骨盆腔的侷限與周邊...
閱讀詳情 »打噴嚏可以捏鼻子嗎?
打噴嚏時總是發出驚人聲響,若剛好在會議中、圖書館等安靜的場所,有些人會習慣在打噴嚏時捏住鼻子,希望能忍住噴嚏、降低音量,但這種行為看在醫師眼中卻是非常危險,可能造成耳朵、喉嚨損傷!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打噴嚏時鼻腔所形成的氣流速度極快,若捏著鼻子忍住不打噴嚏可能造成耳朵、喉嚨承受極大的壓力,...
閱讀詳情 »秋天容易感到惆悵 讓「敬畏」體驗轉換情緒帶來正能量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每到秋風蕭瑟的季節,就莫名產生孤寂感嗎?試試「敬畏」練習,將注意力從自己轉移到外在,可幫助轉換情緒。根據2020年9月發表於《情緒》期刊的研究指出,每周進行15分鐘的「敬畏散步」,並持續8周,有助於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正面情緒、減少困擾。 該研究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閱讀詳情 »家有男丁割不割包皮成話題 醫師提醒這種情況非割不可
【NOW健康 林郁敏/台中報導】根據統計,家中有男孩的家長對於小孩子是不是要割包皮難免操心,小兒外科門診中最常被諮詢的問題像是:「我的小孩需不需要割包皮?」、「傳統割包皮手術需要全身麻醉,會不會有危險?」、「割包皮有更新的技術、更安心和不痛的選擇嗎?」都是爸媽心中的疑惑。 澄清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林雨...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