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喘咳痰未必是普通感冒! 「每年300萬人死因」肺阻塞悄悄來襲

喘咳痰未必是普通感冒! 「每年300萬人死因」肺阻塞悄悄來襲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肺阻塞「喘咳痰」 患者平均壽命少常人11年

咳嗽、氣喘、痰多,疫情期間常戴口罩呼吸更受限。喘咳痰看似普通感冒的症狀,但若久咳不癒,很可能是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又簡稱肺阻塞(COPD),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300萬人因肺阻塞死亡,且患者多為中老年人。

振興醫院內科部主任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陶啟偉主任解釋,肺阻塞是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反應,長期下來會造成肺功能下降、呼吸道阻滯的狀況。根據統計,肺阻塞已名列台灣十大死因第七名,患者平均壽命比一般人少約11年,最常見成因就是抽煙、空氣汙染等刺激影響導致。

濃痰多痰、呼吸喘鳴 肺阻塞急性惡化5年死亡率過半

由於肺阻塞進展緩慢,許多患者直到急性惡化時才發現,常見的急性惡化症狀包括短時間內痰液變多或變濃稠、呼吸有喘鳴聲,甚至簡單日常活動都出現困難等。

陶啟偉主任指出,面臨急性惡化的病人比起無急性惡化的患者來說,肺功能退化的狀況超過40%。若是因嚴重急性惡化而住院,5年內死亡率甚至會超過50%;急性惡化過程中,心肌梗塞的風險也會增加1倍之多。除了症狀惡化造成不適,經濟負擔與日常生活品質也將連帶受影響,肺阻塞患者不可不當心。

改善發炎類固醇「用吸的」 醫:吸1個月不足1顆藥

肺阻塞治療上以單方或複方支氣管擴張劑放鬆呼吸道平滑肌為主,不過針對容易急性惡化的患者,建議需另搭配吸入性類固醇治療,以改善發炎及肺功能狀況。

「一個月吸入的藥量加起來還不到一顆類固醇的劑量。」陶啟偉主任說,吸入性類固醇劑量相當少,直接吸入肺部作用,不經全身循環,因此全身吸收循環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對身體的影響也很小,所以安全度非常高。無須擔心會出現月亮臉、水牛肩等傳統類固醇副作用

陶啟偉主任分享,無論是單方或複方氣管擴張劑,或是合併吸入性類固醇,患者常常需要在不同時間點使用藥物,導致服藥順從性不佳。現在有一些新型藥物,把多種藥物合併在一起,做成三合一的藥物,對大部分病人及家屬來而言,可能更方便的治療選項。

世界COPD日11/18登場 呼籲民眾提高病識感

為加強對肺阻塞(COPD)的防制,提升世人對肺阻塞之病識感,世界衛生組織(WHO)把每年11月的第三個禮拜三訂為「世界COPD日」,今年的CPOD日也將於11/18登場。陶啟偉主任提醒,患者應配合醫師規律用藥、定期回診追蹤,到院接受肺部復健等,生活中避免吸菸及接觸二手菸、焚香、汽車廢氣等不良空氣影響,也鼓勵患者可接種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進一步降低肺部發炎的風險。

請向醫護人員查詢有關詳情。


NP-TW-CPU-PRSR-200001

Date of Preparation: 2020/10/30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1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華人巨星劉德華近日驚傳墜馬意外,過去名模林志玲墜馬,也引起軒然大波,這可能與馬所受的訓練有關。漢諾威馬術俱樂部總經理許安成表示,雖然不知道劉德華騎乘哪種馬,但以林志玲來說,她當時騎的是比賽馬,比賽用的馬速度、起速很快,並不適合一般民眾、初學者,因此若一般民眾、初學者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泰豐輪胎日前一把大火,造成嚴重空氣污染,致使桃園附近居民上千人出現支氣管炎與過敏等不適症狀就醫,再加上最近寒流來襲,使得有呼吸道過敏病況者更是雪上加霜;中醫師建議,除了用藥治療之外,平常最好能藉由中藥膏方與茶飲來保養。 泰豐輪胎大火+受霧霾影響台商 擠爆診間 上呼吸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火鍋是最受歡迎的料理,有人會到店家享用,也有人習慣在家自己煮,但多數人都會打包湯底,或是下一餐加肉、加菜繼續吃。不過,專家提醒,葉菜類的硝酸鹽含量高,反覆加熱容易形成致癌物,建議多吃新鮮蔬菜可阻斷形成亞硝胺。 致癌物亞硝胺 可能引起腸胃道癌症 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含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要過年了,年菜要怎麼吃比較健康,才不容易發胖呢?營養師李婉萍提供小訣竅,建議遵守「挑食」原則,最好少油、少糖、少鹽、高纖維,建議每餐攝取的蔬菜量要比肉類多。另外,也別久坐不動,以免容易引發腸胃道不適。 年節飲食熱量攝取高 營養師李婉萍指出,國內曾有調查發現,年節飲食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