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記者梁少珊 諮詢專家林孟穎中醫師 以中醫觀點來看,是哪些因素造成脂肪肝?鼎妍中醫診所院長林孟穎分析,最大宗為「脾虛+濕盛」 林孟穎認為「脾主運化」,脾負責消化吸收養分、代謝排除水分,使身體新陳代謝得以正常運作,一旦脾功能受損,體內的水分濕氣及老廢物質不能正常排出,久而久之便形成痰濕體質。
豐隆穴─小腿外側,大約小腿1/2的高度,脛骨前緣外二橫指處。豐隆穴位於胃經上,有祛濕化痰的作用,常按摩有助調理脾胃,促進代謝,消除水腫。
足三里穴─膝關節外側下約四指幅寬的凹陷處。足三里穴位於胃經上,是深受醫家推崇的養生萬用穴,更有長壽穴的美名,按摩足三里穴能補中益氣,促進消化,調理脾胃。
逆轉脂肪肝治療方向: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林孟穎表示,第二大宗為「肝鬱氣滯」、「氣滯血瘀」。現代人工時長,生活及工作壓力大,如果沒有適時紓解壓力,可能導致憂鬱、煩躁、易怒、情緒不穩定,甚至失眠、睡不好。
林孟穎認為「怒則傷肝」,經常發脾氣,情緒起伏太大,對肝不利,一旦肝的功能異常,會造成身體氣行不順,進而引起睡不好、胃腸失調、生理期不正常,以及很難瘦下來等各種問題。
氣運行不順暢,時間久了會形成氣滯血瘀的問題,這一類體質的人有時候會覺得胸悶,胸及腹部有脹痛感,或是有局部定點刺痛的情形。
治療方向: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位於腳背,腳拇趾和食趾間分叉點,往腳踝方向約3指幅寬處。太衝穴是人體肝經上的穴位,有疏肝理氣、清除肝火的作用,適合壓力大、熬夜晚睡、睡眠品質不好的人。
林孟穎認為,中醫治療脂肪肝一般需要持續3∼6個月才能改善,因此,醫生提醒病人切莫心急,除了耐心按時服藥之外,最重要的是配合控制飲食,少吃高油高糖分的食物,作息正常,避免熬夜,以及規律運動,使全身氣血運行順暢,新陳代謝功能正常,才能早日終結脂肪肝。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