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透過飛輪賽 體驗「肺動脈高壓」喘如牛有多苦

透過飛輪賽 體驗「肺動脈高壓」喘如牛有多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肺動脈高壓嚴重時,患者可能稍微動一下,便氣喘如牛、喘不過氣。高雄榮民總醫院為了讓一般民眾、醫護人員體會肺動脈高壓症狀,特別舉辦「氣喘如牛飛輪體驗競賽」,讓大家多了解肺動脈高壓「喘咳血腫暈」等五大症狀。

氣喘如牛飛輪體驗競賽 多名醫護、民眾熱情參與

在高雄榮總「氣喘如牛飛輪體驗競賽」中,約有60名熱情醫護人員、民眾熱情參與活動,透過踩飛輪,感受肺動脈高壓症狀,肺動脈高壓嚴重時,患者因缺氧可能唇色變藍,因此國際上又稱這種病為「藍唇病」,高雄榮總團隊也以藍唇為象徵,特別設計出肺動脈高壓藍唇腳踏車,使用者踩踏到一定程度,飛輪前的紅唇就會化為藍唇,這種設計引發現場民眾的好奇、驚豔。

咳喘血腫暈 肺動脈高壓五大症狀

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中心暨加護醫學內科主任黃偉春表示,「肺動脈高壓」是指肺部血管血壓過高。當肺動脈血管阻力增加,心臟右側負荷過重,就會引發「喘、咳、血、腫、暈」症狀,喘是指活動時呼吸困難,咳是咳嗽,血代表咳血,腫是下肢水腫,暈是昏倒或頭暈,嚴重甚至引發右心衰竭、猝死。

高雄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暨加護醫學內科醫師鄭錦昌指出,肺動脈高壓分為「原發性」、「續發性」兩大類,像先天性心臟病、心房中膈缺損患者與紅斑性狼瘡、硬皮症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等,都是肺動脈高壓高風險族群,在南臺灣,也有不少肝硬化患者出現肺動脈高壓。

肺動脈高壓不積極治療 5年存活率只有3成

肺動脈高壓如果沒有積極治療,5年存活率只有約3成。鄭錦昌醫師表示,由於許多疾病症狀都與肺動脈高壓「喘、咳、血、腫、暈」症狀相似,因此很難提早發現、盡早確診。有研究發現,患者平均拖兩、三年才真正確診。但若能提早確診,患者就有機會延長壽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跨科別整合 幫助患者控制病情

目前治療肺動脈高壓藥物包括第五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PDE5i)、內皮素受體拮抗劑(ERA)、前列腺素類似物(Prostanoid)等。高雄榮民總醫院早在19年前便成立肺動脈高壓整合治療團隊,黃偉春主任強調,治療肺動脈高壓,除了心臟內外科,還需要過敏免疫風濕科、兒童心臟科、重症專科、復健科醫療團隊,同步整合復健師、藥師、護理師、社工與營養師等,才可以真正幫助患者控制疾病、避免情況一再惡化。

高風險族群 更要定期回診、接受心肺功能檢查

黃偉春主任也提醒,民眾若出現「喘、咳、血、腫、暈」等症狀,就要提高警覺,接受進一步檢查。若有自體免疫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更要定期回診、定期接受心肺功能評估,這樣才能及早診斷、治療,以遠離肺動脈高壓威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2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且第三級警戒延長,許多長者無法外出活動,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特別與健身老師共同設計4組7分鐘「活力健肺操」,讓肺阻塞病人在家只要一把堅固的椅子、一小空間就可持續斷練肺活量,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暨臺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教授表示,7分鐘「活力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缺水、缺電、缺疫苗,現在也缺血,台灣血液基金會發出缺血警訊,6月11日上午全國血液平均庫存量為3.7天,處於極度血源短缺的緊急狀態,又以台中地區最為嚴重,O型血僅剩1.8天,扣除檢驗前置作業,台中血庫O型血幾乎等於零。 自5月15日雙北升級3級警戒、19日全國3級警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公費接種優先順序名單,6月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重新調整,第1類維持醫療量能族群,由原本48.8多萬增加至50.6多萬,今(11)日上午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接種名單與人數,會隨著疫情改變而有不同;陳宗彥強調,早上全國會議中,已要求各縣市政府按照優先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近日因為疫情大爆發,全台各級學校停課不停學,均改為線上課程,加上居家防疫政策,大幅減少戶外活動,許多學童紛紛出現眼睛乾澀、不舒服等症狀。晶盈眼科診所醫師陳逸川指出,原先有在點散瞳劑的學童回診檢查視力時,多有近視度數加深的趨勢,因此呼籲師長能多提醒學童保持正確的用眼觀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