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些部位反覆出痘 不處理恐致敗血症!

這些部位反覆出痘 不處理恐致敗血症!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私密部位出痘?延誤治療恐致敗血症!當腋下、鼠蹊部、胸部下緣、臀部、大腿內側的皮膚因摩擦造成反覆性發炎時,會出現皮膚疾病,稱為化膿性汗腺炎,這種皮膚疾病會讓人誤認為是青春痘,受限於發作部位遲遲不敢就醫,嚴重者可能甚至會導致敗血症。

輕微者皮膚會有小突起 嚴重者會有復發性膿瘡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聖堯表示,化膿性汗腺炎是慢性、疼痛、反復發作的皮膚病,常發生於汗腺與皮脂腺部位。化膿性汗腺炎不是青春痘,也不會有閉鎖型粉刺。

化膿性汗腺炎的發炎反應主要在毛囊的深層,毛囊發炎阻塞後會造成阻塞周圍汗腺,毛囊破裂就會造成汗腺與皮脂腺的纖維化甚至結疤。輕微案例包含皮膚出現小突起或些許皮膚囊腫,而較嚴重的病患會發生多個復發性膿瘡,有時會滲漏液體而產生異味。

女性比男性發生率高2至5倍

林聖堯醫師表示,化膿性汗腺炎以20多歲成人居多,50歲以後就較少。女性較男性發生率高2至5倍,且實際診斷患有化膿性汗腺炎的患者人數遠低於估計值。此病約有1/3具有家族史,另外,吸菸、肥胖均為誘發化膿性汗腺炎的高危險因子,至少有1%的一般成人族群受影響。

因免疫系統失調引起 務必盡早就醫

化膿性汗腺炎是由身體免疫系統失調引起,此疾病易合併肥胖,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毛囊阻塞症候群等疾病。若未適當處理會變得更嚴重。林聖堯醫師呼籲,民眾若皮膚皺摺處出現合併疼痛、癢、灼熱感甚至化膿的發炎病灶,或出現較硬、豆狀大小的紅色結節,應盡早到皮膚科就診,早期治療可防止症狀惡化,減少疼痛程度,提升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0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全球疫情快速擴散,防疫物資相當難以取得,口罩有實名制限制囤積,因此有需要仍然有機會取得。可是,消毒雙手與接觸物體的酒精卻一罐難求!雖然漂白水價格低效用也好,但質地鹼性極強,頻繁接觸皮膚容易造成腐蝕傷害。因此,如何在酒精與漂白水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B型與C型肝炎是國內感染人數最多的病毒性肝炎,感染後每4人有1人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後每20人有1人會併發肝癌,是造成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約造成13,000人死亡,肝癌更是高居癌症死因第二位。養成好習慣護肝愛健康 護肝撇步這樣做國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預防疫情在校園擴散,出版社贈防疫繪本給教育部!日前北市一高中生確診新冠肺炎,惹得校園人心惶惶,為落實病毒知識基礎教育,有出版社邀請了臺灣感染症學會理事長黃立民審訂《和新型冠狀病毒說Bye Bye》繪本,並贈送1千本給教育部轉至偏鄉校園。黃立民24日表示,要小朋友確實洗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長期處於壓力或孤獨感等負面情緒下,小心讓情緒性飲食偷偷找上門,像出現渴望吃特定食物時、吃東西吃得心不在焉、即使感到充分飽足感仍想吃東西等情況,都屬於情緒性進食的一種,主要因食物對於許多人而言具有情緒上的連結關係,也因此會利用食物來滿足情緒、心理或精神上等飢餓感,讓自己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