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種情況真「藥」命?!除了過量,還有交互作用的風險

這種情況真「藥」命?!除了過量,還有交互作用的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在107年3月底達到14.05%,正式宣告邁入了「高齡社會」,而高齡長者因多種慢性疾病,除了服用藥品的數量為一般年輕人的五倍外,再加上身處令台灣驕傲的醫療健保體制下,就醫的方便性與可近性,讓我們的長者常因不同疾病而在不同的醫院找不同科別的醫生看病,容易造成重複醫療的情況,伴隨而來的重複用藥與多重用藥,更是造成了一些需正視的嚴重問題。

多重疾病多開藥 用藥方式要正確

高醫藥學部王雅玲主任解釋,首先就是醫療資源的浪費,依據健保署的估計,國人一年至少有193公噸,約5億顆藥被回收丟棄,且此項調查並未涵蓋基層診所與社區藥局的藥品回收量,實際被浪費掉的藥品數量與狀況是更加嚴重的。再者就是對於病人身體的危害了,當高齡長者在不同醫院找不同科別的醫師看診時,因多重疾病的考量,不同的醫師所開立的處方極易造成彼此藥品的重複。

根據健保署的統計,最容易重複服用的藥品依序為高血壓用藥、高血脂用藥、糖尿病用藥、抗思覺失調用藥、抗憂鬱用藥、以及鎮靜安眠藥等,大多是屬於慢性病治療用藥;而重複服用藥物,除了會有服用過量藥品的情形外,還有潛在的藥物交互作用、更多的藥物副作用、以及肝腎器官更多的負擔與傷害等。

自行購藥要說明 整合門診可服務

王雅玲主任說明,要避免重複用藥與多重用藥,除了需依賴醫師開藥時的留意,藥師給藥前的藥歷檢視外,病人與家屬的主動參與才是根本解決重複用藥的關鍵;所謂的主動參與是指病人或家屬在就醫時,應主動告知目前正在服用哪些藥品,提供完整的用藥清單是最能確保用藥安全的作法。

為維護自身的健康,千萬不要任意要求醫師多開藥,才能避免重複用藥,並珍惜有限的醫療資源。王雅玲主任說明,至於家中的藥品較多時,可善用有日期標示的藥盒工具進行分類管理,除了可提醒按時服用外,也可避免服用過量或吃錯藥。除了要留意藥品的開立與保存外,民眾的就醫習慣也可改為選擇整合型門診,提供長者就醫的方便性與安全性。

【延伸閱讀】

痛到無法工作!類風濕性關節炎全方位照護 降低未來失能

助患者挺進移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納健保

婦人長期腰痛腿痠 竟是肺癌骨轉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2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腳底按摩的功能根據多年來的臨床經驗,「腳底按摩」有以下的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之順暢。疏通人體能源循環管道之障礙。促進器官部位功能之正常與各器官系統間的協調。增進內分泌之平衡,緩和趨於緊張之系統。排泄體內毒素雜物,維護健康。加強新陳代謝功能,保持青春活力。刺激細胞產生活力,防止老化。恢復退化的器官機能...

閱讀詳情 »

【紅棗怎麼吃最補人?】俗話說,“一日吃三棗,一輩子不顯老”。紅棗最突出的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高。中醫認為,棗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 鮮棗維生素含量更豐富;但是它有時令性,不能常買到,而且多吃可能傷害消化功能。乾棗雖然維生素含量下降,但鐵含量升高,而且其營養更易吸收,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少了賀爾蒙保護的更年期女性,一不忌口就發胖了!醫師提醒,準銀髮族要小心,這是代謝症候群的前兆。而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民眾,未來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與腦中風的機會分別是一般人的2至6倍,不得不慎。許多準銀髮族都認為,睡太多,會發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醫學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