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造福腸癌病友! 「新一代口服化療藥」納健保

造福腸癌病友! 「新一代口服化療藥」納健保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大腸直腸癌連續九年位居於惡性腫瘤之首,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臨床上每5位新診斷的患者中就有1人確診第四期。過去轉移性(四期)腸癌患者5年內存活率不到12%。近年轉移性腸癌有許多突破治療,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已於今年12月1日起通過健保給付,大幅降低患者經濟負擔,也為轉移性大腸癌患者帶來治療新福音。

晚期腸癌治療 延緩疾病惡化為首要目標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王照元指出,國人罹患大腸癌除了飲食、遺傳家族史、菸酒過度攝取以外,老化跟肥胖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近年來因國健署的腸癌篩檢政策,使確診第四期的患者人逐年下降。而在轉移性(四期)大腸癌的治療方式,都希望能延緩患者疾病惡化、產生的藥物副作用少,並維持患者治療生活品質,降低因治療導致的體能惡化。

七旬婦腸癌轉移 「新一代口服化療藥」能控制

王照元副院長曾收治一名年逾七旬的婦人,罹患大腸癌已第四年,且腫瘤已轉移至肝、肺,嘗試許多治療病情遲遲未見起色,一度面臨無藥可醫的窘境。經醫師建議自費使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物,該藥物能抑制腫瘤生長,服用期間癌細胞指數都正常,病況也逐漸獲得良好控制,家屬及患者都非常感謝。

醫師表示,上述「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已於今年12月1日取得健保給付,除了讓癌友能不中斷接軌治療、減輕患者醫藥負擔外,同時也具備副作用較低的特色,對於治療中因其他藥物常引發的虛弱、疲倦及手足症候問題,都可獲得大幅改善,新一代口服化療藥不僅得以維持患者的體力、延長存活期,更可提升整體治療品質。

多利用大腸癌篩檢 察覺異狀及早檢查

王副院長建議國健署每兩年一次針對50至74歲民眾糞便潛血反應免費大腸癌篩檢是一項最簡便的工具,符合條件之國人應該多加利用。民眾只要察覺自身腸胃道症狀異常,例如排便習慣改變或是血便,慢性腹痛、食慾變差、體重下降等,就應積極接受檢查,及早治療避免延誤黃金治療期。他並呼籲大眾大腸癌不可怕,只要盡早發現以及聽從醫囑積極治療,就可以降低惡化的風險,日常飲食也應多吃新鮮蔬果促進腸胃蠕動,少吃燒烤油炸物,避免菸酒;作息正常、適當運動維持體重,遠離危險因子,擁有「腸」久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4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將在2021年元月起放寬美豬進口管制,但民間仍有許多質疑聲浪,尤其台灣人食用豬肉內臟的習慣與西方不同,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指出,幼兒園並非學校衛生法規範對象,誰能替幼兒們把關?在長期健康影響方面,應更嚴謹且充裕討論後再做開放。董氏基金會提出三大疑慮:幼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美趨勢公開,「自然美」成主流!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公布2020台灣醫美市場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5%消費者將「效果自然」視為重要因素之一。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彭賢禮醫師則呼籲,消費者於療程前,應主動向診所確認使用的療程產品、儀器耗材,是否經台灣衛福部核准且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車內異味難散 乘客易不適成普遍困擾很多人開車時習慣開啟車內循環阻絕外界空氣汙染,但像是計程車司機長時間開車,車內空氣不流通,容易導致精神狀態不佳,車內異味散不掉,也影響乘客搭車意願。像是常帶小孩搭計程車的蘇小姐就表示,曾經坐過車內有檳榔味、或載過寵物的氣味,對於過敏兒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黑白照片,呈現著無家者的所有家當。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在吉立亞醫藥基金支持下,日前在剝皮寮舉辦「防疫下的弱勢-無家者攝影展」,展出疫情衝擊下無家者的生活樣貌,也透過「真人圖書館」敘說無家者故事及街頭導覽行程,為無家者創造就業機會。「期待民眾理解之後會同理。」社團法人台灣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