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進春夏之際 結石好發高峰期

進春夏之際 結石好發高峰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48歲的呂先生,8年前曾因左側輸尿管結石而就醫治療,當時透過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後痊癒;近期體檢時竟發現,兩側輸尿管結石、腎結石、腎水腫等,再度接受輸尿管鏡碎石治療,當天即返家。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林儒廷指出,泌尿科患者,冬、夏常見疾病分別是攝護腺肥大和結石,目前介於冬去春來的交替期,結石患者大增3成。

林儒廷解釋,結石和季節的關聯性,來自於每人每天需要的水分,會因個人身體狀況、環境和活動量改變,夏季排汗量增加,若水分補充未跟著增加,便會因水分攝取不足,增加罹患結石機會,平時可透過尿液顏色判斷,水分補充是否充足;若曾經有結石病史,根據體質不同,約有一半可能會復發,因此,建議患者應每半年回診一次,防止結石復發而不自知。

人體為什麼會結石?林儒廷說,一般尿液會經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體外,若有結石出現,會使尿液在排出體外的過程中碰到阻礙,進而出現劇烈、陣發性的腰痛、下腹痛、膀胱、陰囊、外陰部疼痛、急尿、頻尿、小便燒灼等症狀;若結石長期阻塞輸尿管,則會影響集尿系統,使體內廢物不能透過尿液排出,可能引發腎臟水腫、腎臟功能衰竭、尿毒症,甚至洗腎等併發症。

目前的治療方式,包括體外震波和輸尿管鏡碎石術,其中後者隨技術改善,現在已不需住院,手術當天即可返家,增加不少便利性。治療方式是在輸尿管中,將結石原地擊碎,再放入引流支架,手術時間約0.5到1小時,不需住院,之後再返回門診取出支架。林儒廷提醒,目前進入結石好發期,應多喝水、不憋尿,曾罹患結石者,應定期追蹤,避免再度復發。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31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一名讀幼稚園的女童感染輪狀病毒,出現嚴重上吐下瀉住院接受治療,家長請假輪流在醫院照顧都幾乎快忙不過來了;不料,兩天後,輪狀病毒在家裏擴散,連兩個小的雙胞胎也不幸中標,起初只是嘔吐、腹瀉,後因無法正常進食出現脫水症狀需住院治療,最後因日夜照顧小孩子缺乏休息的陳媽媽,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5歲男性,春節連假到戶外爬山健行,返家後出現右足疼痛,將近兩周都無法行走,至醫院就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符民意表示,經診斷發現,患者罹患足底筋膜炎,透過藥物及復健治療,已恢復健康。足底筋膜炎一般好發於扁平足或高弓族,或體重過重、久站久走的族群;...

閱讀詳情 »

很多人都知道一些果蔬皮(如番茄、梨、蘋果等)含有豐盛的養分,於是,把它們洗清潔後直接食用是比較好的選擇。但值得提示的是,有四種果蔬皮您最好不要吃。土豆皮土豆裡含有配糖生物鹼,這種有毒物資幾乎全部集中在土豆皮里。假如大量食用,可引發嘔吐、頭暈、腹瀉等症狀。有些人愛好用帶皮土豆燒牛肉吃,而帶皮土豆即使...

閱讀詳情 »

台灣最近霾害嚴重,除了戴口罩外,也可以利用食補來防身! 1、胡蘿蔔   胡蘿蔔成為養生界的交際花和它顏色鮮豔一定有關係。以前一直覺得它是明目的,但霧霾當下,據說它也可以清熱解毒,止咳淨肺了,反正這麼樸實的胡蘿蔔沒什麼壞處,多吃一點也可以。買的時候挑顏色自然,身形筆直的就好。 你可以:炒著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