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遊戲成癮是一種病! 青少年時期要小心

遊戲成癮是一種病! 青少年時期要小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遊戲成癮是全球關注的公共健康議題,過度沉迷於電玩遊戲,對個人身心健康、家庭及人際關係和社會都有非常嚴重的影響。醫師指出,遊戲成癮常使得兒童青少年作息不正常、白天精神不濟、上課無法專心、忽略課業及現實的人際關係,在被迫中斷遊戲時也常出現焦慮、憂鬱或易怒的情緒,甚至引發與家人的對立和衝突,家長要特別注意!

「遊戲障礙症」有特徵 全球遊戲玩家盛行率達3%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遊戲玩家高達2至3%有「遊戲障礙症」,WHO今年已正式將「遊戲障礙症」納入「第11 版國際疾病分類編碼」的「精神與行為障礙症」診斷。「遊戲障礙症」的特徵包括無法控制或停止玩遊戲、對遊戲的重視優於日常其他活動和興趣、即使對健康造成負面後果仍繼續玩遊戲,上述症狀持續12個月以上並且造成個人、家庭、社會、學業或職業等功能的顯著障礙。

酬償系統過於活躍 青春期大腦易成癮

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吳孟寰表示,電視或數位遊戲中闖關、升級或刷到神器等,伴隨的即時聲光效果及回饋,會促進大腦多巴胺的分泌、活化酬償系統及產生愉悅的感覺,並且強化玩遊戲與快樂情緒間的連結。青春期大腦前額葉尚未發展成熟,衝動控制和行為調控能力不足,加上青春期有尋求新奇、刺激的特性,使得青少年特別容易發展為遊戲成癮,因此不建議過早或無限制地讓孩童接觸數位遊戲。

孩子遊戲成癮 可透過專業評估與治療

遊戲成癮的個案,通常會否認遊戲帶來的問題,家長當面指責或說教可能會造成親子關係更加緊張,更無法開展良性的溝通。吳孟寰醫師建議家長先試著表達對遊戲的興趣,肯定好的部分,以支持、同理的態度,讓孩子感覺到被關心。另外,家長可多了解孩子在校學習及人際相處狀況,若發現個案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焦慮或憂鬱症狀,可至兒童青少年門診接受評估與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5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我們的腎臟主要負責維持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並排除一些代謝廢物。當腎臟功能衰竭,患者就必須仰賴定期洗腎來維生。根據健保署統計,2019年健保支出最多是疾病是「慢性腎臟疾病」,治療費用高達533億元,接受洗腎治療的患者超過9.2萬人。 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吳明儒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別輕忽鼻塞,當出現鼻塞症狀,大多民眾會聯想成感冒,不過醫師提醒,單側鼻塞、流鼻血不能輕忽,罕見的鼻腔黑色素瘤的症狀也是如此,該惡性腫瘤病程快速,相當危險!5旬婦單側鼻塞、流鼻血 罹患罕見鼻腔黑色素瘤南投一名五十多歲女性,半年來發現單側鼻塞、流鼻血和臉部麻痛,經醫師檢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7)日晚間發佈新聞稿,強調要求任何旅客來台登機前,須附新冠病毒核酸檢驗報告措施無違憲,今(28)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強調,自己沒有要取代大法官,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則說,境外確診個案應對方式,職權在當地衛生單位與航空公司,台灣政府沒有干涉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佈14例新冠境外移入,創下7個月內單日最高,今日再確診9例移入個案,當中有8例由印尼入境(第641例至644例、第646例至649例),另1例(第645例)由美國入境;因印尼移工確診率過高,指揮中心決定即日起暫緩8間當地訓練所移工入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