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日心臟也會熱過頭? 醫:補充水分是關鍵

夏日心臟也會熱過頭? 醫:補充水分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中暑、熱傷害是每到夏天就會出現在各大媒體版面的字眼,而多數人總認為心血管疾病只會在冬天發生,其實並不然!你知道天熱也會引起心臟病發嗎?

夏季天熱、脫水 易誘發心臟疾病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不止夏天,太熱或太冷的天氣都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因夏天氣溫較熱,不僅人體體溫會跟著升高,心跳也相對較快,若長時間處於高溫,大量流汗,加上水分攝取不足,血液就會因脫水變得濃稠,增加心臟負擔,甚至引發血栓的產生,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水分補充過多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嗎?

葉宏一副院長解釋,對心臟功能正常者,影響不大,頂多會使排尿變多,但若是心臟衰竭的病人,因心臟推動的力量有限,當補充水分太多,水分進入血管內,將使血液更不易推動,進而使水分累積在下肢和肺部,造成腳水腫、喘等症狀,引發心臟衰竭。

葉宏一副院長強調,若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者,在補充水分時,千萬別一口氣喝下大量的水分,應將其平均分配在一天的每個時段;若一下喝進太多水,恐使心臟一時難以負擔。

心肌梗塞與中暑難辨? 醫:兩種症狀可分辨

在炎炎夏日中,心肌梗塞與中暑的症狀會不會難以辨別?葉宏一副院長說,這兩種疾病的症狀相當不一樣,心肌梗塞其典型的症狀,如出現明顯胸悶、胸痛、冒冷汗、噁心等,而平常大家所講的中暑包括熱衰竭和中暑,則是全身的症狀,輕者會感到頭暈、頭痛、全身無力、肌肉抽筋…,重者甚至意識模糊,熱衰竭和中暑發生之前先有一段時間曝露在高溫的情況,所以一般並不難區分;但中暑又併發心肌梗塞是有可能的,只是較不常見。

預防夏日心血管疾病 補充水分+適時休息是不二法門

天氣溫度越來越高,體内的水分很容易就隨著汗水流失,葉宏一副院長提醒,不論是健康、或有心血管疾病病人和戶外工作者,都應適時的補充水分,另外至遮蔽陽光的陰涼處休息,亦是避免高溫對心臟血管造成損傷的方法之一;一旦出現不適症狀,就應盡速就醫,以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3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外電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舊疾復發,決定請辭震撼各界,然而安倍已經是「第2次」因病去職,日前各方揣測小道消息傳出,最後證實安倍是「潰瘍性大腸炎」再次出現,導致身體無法承擔國務重擔。台灣小腸醫學會表示,莫名腹痛、腹瀉、血便、體重變輕和發燒為發炎性腸道疾病5大警訊,如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失智人口增加,失智者遭受財物損失及詐騙案件也增多,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每年增加1萬7千多人,且多為極輕度跟輕度失智者,這些人正是遭受財物損失及詐騙的高風險族群。對此,台灣失智症協會策劃出版失智友善金融書籍《別讓樂齡變成「樂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個40多歲中年女性,是一位設計師,本身有糖尿病,但是因工作而未注意血糖控制,日前因突然看不清楚設計圖就醫,經眼科醫師檢查,發現是糖尿病引起視網膜病變,視力只剩0.2左右;由此可見,年輕人因糖尿病也會造成視力衰退,影響工作,同時,這種視網膜病變可能無法恢復如預期,病人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美國好萊塢男星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9月3日藉由社交軟體對外說,包含自己,妻子與2個女兒都感染新冠肺炎,巨石強森呼籲大家一定要確實做好防疫措施,全家慢慢會在2至3周逐漸康復,也決定停工3個月休養。 根據媒體報導,巨石強森自述受到親友傳染,女兒最初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