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後不挨餓 營養師教你吃飽不發胖

運動後不挨餓 營養師教你吃飽不發胖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許多人都會藉由運動維持窈窕體態,但運動前後到底該不該吃東西,說法眾多紛云。不少人認為,運動後因腸胃消化較快,好不容易消化的卡路里,一不小心就會被吃回來,而故意空腹運動,甚至是運動後不吃東西,挨著餓猛灌水以增加自己的飽足感。但營養師指出,這些都是錯誤的作法,想要讓運動發揮預期的效果,運動前後適度的飲食是必需的,才能避免暴飲暴食,遠離臃腫體態!

蔬果含豐富植化素 助補充營養

由於運動時會消耗大量的醣,刺激胰島素分泌,使血糖降低,進而產生飢餓。李婉萍營養師指出,運動也是氧化壓力,因此不該只吃蛋白質類的食物,應多吃富含植化素的東西,才有助於補充消耗掉的營養素。

所以,不論是運動員還是一般民眾,運動前後都應多吃蔬菜、水果類的食物,因為這些都提供大量不同質量的植化素。李婉萍營養師進一步指出,香蕉雖然能夠快速提供人體補充醣分,但其維他命C及各方面的含量可能稍嫌不足,因此橘子、奇異果則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把握黃金60分鐘 運動飲食不破功

李婉萍營養師也提到,運動結束後,若是還沒吃晚餐,不妨就吃頓正餐吧!而餐點方面,應把蛋白質比例提高,減少澱粉食用量。以小吃攤為例,若是正在減肥的人,可以選擇一盤嘴邊肉搭配一顆滷蛋,且以水果代替澱粉,藉此同時補足蔬果579的飲食概念原則。

而現在正值冬季,小火鍋更是不少人的晚餐選擇,李婉萍營養師建議,除了不要喝湯外,將鍋內加工食品以大量蔬菜替代,並依自己作息時間,選擇飯或者是熱量較低的冬粉作為主食,都能避免餓過頭,半夜找宵夜吃,使減重計畫跟著前功盡棄,得不償失。

此外,李婉萍營養師提醒,運動前飲食應避免吃太飽,若又加上激烈運動,很可能造成身體不適;運動後進食則盡可能把握在黃金60分鐘內,如此一來,就不怕一瞬間破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1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2)日宣布新增79名境外移入,其中26人為落地採檢陽性。不過近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辦的智慧城市論壇,傳出1名外籍賓客入境後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次入境的外賓採用「專案泡泡」的模式入境,並且依照規定採檢。 染疫外賓 採「專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台北市在今(22)日新增3例本土病例,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的護理師以及其家人。 台北市增4例本土 有關護理師確診案說明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今(22)日新增3例本土病例,其中案22178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急診室護理師,3月21日出現發燒、倦怠症狀,自行...

閱讀詳情 »

63歲的李先生平時身體狀況良好,且無排尿障礙;然而,日前健檢發現攝護腺癌指數(PSA)竟高達68,遠超於正常範圍4以下,切片檢查後確診為攝護腺癌第三期。經審慎考量後,接受達文西手臂輔助的「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術後6天出院,恢復良好;再次追蹤PSA指數已回歸正常值,且沒有出現尿失禁現象,勃起功能亦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年僅21歲的越南籍男子確認罹患罕見疾病「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引發雙側氣胸,肺臟遭受破壞。他在林口長庚醫院接受雙肺移植手術,現在呼吸順暢,重拾健康如獲新生。醫師表示,「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是每百萬人才有1人罹患的罕見疾病,不過近期肺臟移植手術之個案數與存活率皆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