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過後莫忘冷卻​​

運動過後莫忘冷卻​​

有些從事健身運動的人認為運動後的冷卻是浪費時間或認為不必要,其實運動後的冷卻同運動前的熱身一樣重要,只是它們的目的不同。人體在運動之後,需要逐步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這一過程不僅達到消除鍛煉時的身心緊張,也是消除疲勞和加快恢復的重要環節。

運動之後為何要進行“冷卻”?從運動生物學的角度出發,劇烈的運動引起機體各系統的高度緊張,尤其神經肌肉系統、循環系統,以及骨骼肌供能方面,大量的血液運輸到骨骼肌,滿足肌肉運動的需要。這時如果突然停下來,血液很快回到心臟,引起骨骼肌代謝生成的廢物,如乳酸等不能及時排除,導致肌肉代謝廢物積累,引起肌肉酸疼等症狀。而進行適當的放鬆“冷卻”活動,可以加快骨骼肌代謝廢物的消除,同時給予骨骼肌提供氧氣和養料,有利於消除肌肉疲勞和加快機體的修復進程,及時的冷卻能減輕肌肉的延遲性酸疼現象。另外,適宜的運動後“冷卻”,可以讓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及肌肉、關節、韌帶等都能得到運動後的放鬆、循環系統及時恢復生理活動常態。從心理學角度看,運動刺激後的心情放鬆過程,對人的行為具有促進作用,而消極的心境也可能使原先感覺很有興趣的事情變得索然無味。

運動後的“冷卻”,能使人從運動到停止運動之間有一個緩衝、整理的過程。舒展的慢動作和正確的氣息運用可以使緊張的肌肉逐漸放鬆,過速的脈搏和升高的血壓逐漸降至正常,興奮的情緒逐漸恢復平靜。運動後的冷卻一般採用舒緩的運動,慢跑、伸展運動、有氧健身操,以及深呼吸等。對於專業運動員,一般持續10~15分鐘為宜,運動方式也以交替進行,如運動中以跑為主的運動,在放鬆時可以選擇跳或走的方式進行。運動後適量的水分和能源物質補充也有利於消除疲勞和加快恢復。對於運動愛好者,一般採用3~5分鐘放鬆運動為宜。

另外,運動後的冷卻,不要立刻坐下或躺下來休息,也不要運動後就很快沖向浴室洗澡,尤其是蒸氣浴和桑拿浴,很容易影響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加心臟的負擔,易導致頭暈、噁心甚至心率衰竭,延緩疲勞的消除。最後讓我們記住,運動後的“冷卻”,應該是完整健身運動的重要環節,做到體育鍛煉有始有終。(史仍飛 )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日前發現罹患多發性硬化症的女性患者,在懷孕期間症狀會稍微緩解,但有越來越多證據指出,在哺乳期間也能得到相同的好處。新研究綜合過去的16項研究所述,選擇親餵母乳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相較於瓶餵母乳的女性,分娩之後1年內復發可能性減少了37%,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神經學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曾試過喝咖啡搭配感冒藥嗎,小心不僅感冒不會更快好,還可能因咖啡與藥物相互影響產生副作用;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感到屬於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所引起,治療上通常會給予支持性療法或針對症狀治療,但坊間流傳若加上咖啡可使感冒藥效果更強,其實是錯誤的觀念。感...

閱讀詳情 »

氣泡水口感獨特,含多種微量元素對身體跟肌膚很有助益,飯前飲用能增加飽足感,飯後還能促進消化,是許多女星的瘦身秘訣,另外多喝水對肌膚當然是百益無一害;加了風味的氣泡水更是戒搖茶的好選擇,以下推薦的高顏值氣泡水,讓喝水也能變得好時尚。圖片來源:網路。   氣泡水和一般飲用水的差別在於二氧化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以前的人看書,現代人看手機。3C成為必備用品,使用時間越來越長,閱讀距離卻越來越短,我們雙眼比以前更加忙碌,轉換於數位跟實體之間,看得清晰、看得舒適,成為眼鏡族重要的課題。跑業務離不開電腦、手機 醫師建議「智能鏡片」應付生活業務陳先生,除了開車拜訪客戶,還常要面對電腦8...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