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年交通用路激增 夜間眩光刺眼令人膽顫心驚!

過年交通用路激增 夜間眩光刺眼令人膽顫心驚!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2016年因交通事故傷亡人數高達38.5萬人,而夜間死亡肇事人數為其他時段的9.5倍;眼科醫師提醒,農曆年是交通用路需求激增的時間點,陰天、雨天、夜間的刺眼光線,常造成瞳孔變化劇烈,導致視線不清,除一般道路行駛外,若在高速公路行駛,須降低干擾光線讓視線清晰,行車才能更安全。

陰天、雨天、夜間、刺眼光線 行車視線不良恐出意外

現代人的視力不良易造成極大開車危險,萬芳醫院眼科主任吳建良醫師表示,人在白天和夜晚的視覺有著不同作用的機轉,視網膜上最主要的兩種感光細胞:一是錐狀細胞,另一是桿狀細胞。錐狀細胞主要分佈於黃斑部,負責中心視力及顏色覺,在白天瞳孔小的時候功能最佳。桿狀細胞主要分佈於視網膜周緣,負責暗視力及周邊視力,在夜晚瞳孔放大時功能最佳。

吳建良醫師指出,夜間視力較差原因為四周光源容易增加鏡片上的反射光(也就是俗稱的鬼影),而反射光來源為任何直射光源,例如車頭燈、交通指示燈、路燈或LED招牌等,都可能讓夜間視覺上產生疊影、鬼影、眩光、光暈干擾與輪廓不清的狀況,建議可配戴適合自己的鏡片,以專用抗反射鍍膜鏡片來過濾對眼睛敏感的反射光源,可讓視力變得更好。

另外,吳建良醫師也針對其看診病患進行個案分享,如曾有駕駛視線因眩光開上安全島或車禍至整台車報廢,也有病患在夜間因視力不良而跌倒,顯示視線清晰與行車安全是絶對相關。

「眩光抑制技術」V.S大數據 適合華人駕車鏡片新選擇

為迎接即將到來交通用路需求激增的農曆新年,有業者推出適合華人的「駕車系列鏡片」,搭載智慧駕車鍍膜「眩光抑制技術」能過濾對眼睛最敏感的光源,減少反射光造成的視力干擾、增加色彩對比度,及「大數據駕車設計」結合低光環境視覺優化技術與個人化配鏡參數,期能讓配戴者在任何光線或環境下駕車時,皆能清楚辨別,增加行車安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7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通常攝護腺癌剛診斷的時候,醫師會考慮以外科手術把攝護腺切除這個治療方式,當然在手術之前,我們會先運用核磁共振或骨骼掃描做癌症分期,來判斷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轉移,假如檢查結果顯示沒有擴散轉移的狀況,那手術便是一個可以選擇的根治方法。治療攝護腺癌 引進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我們醫院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春節及寒假期間,家中孩童接觸3C產品機會增多,近距離且長時間用眼情況也更嚴重。國民健康署鼓勵家長在符合防疫規範下,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避免孩子因宅在家長時間看電視、滑手機、玩平板或打電動等,影響視力或導致近視度數暴增。 幼兒遠視度數有如「視力存摺」 護眼防治從小開始 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大年初二,防疫工作仍持續不間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日公布新增5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例本土個案及37例境外移入,其中有2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12例為居家檢疫者;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6例男性、10例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現代人上班看電腦,下班看電視、滑手機,用眼需求大增,小心乾眼症找上門!眼睛乾澀並不代表就是罹患乾眼症,但確實可能是其中一種症狀,三軍總醫院眼科部角膜及屈光專科醫師翁子恆、簡乾証指出,乾眼症是一種眼表多因子的慢性疾病,常見症狀包含乾澀、疲勞、溢淚、眼睛異物感、視力模糊、睫毛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