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度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 急診住院風險恐高出7成

過度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 急診住院風險恐高出7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過度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緩解氣喘症狀,當心增加住院風險!2020年「全球氣喘治療指引(GINA)」指出,每年使用超過3支以上的短效急救吸入劑,恐引發氣喘反覆急性發作並增加急診住院風險。因此2021年世界氣喘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藉此重申氣喘藥物的指引,勿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 ,應以吸入型類固醇控制,希望破除氣喘治療迷思,導正藥物使用觀念。

短效急救吸入劑 短暫緩解卻無法根治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委員會副主委、亞東醫院胸腔內科鄭世隆教授表示,氣喘是呼吸道慢性發炎疾病,短效急救吸入劑只能一時救急,吸入型類固醇則可以抗發炎需長期使用。過往很多人認為只有氣喘發作時才需要用藥,反而錯失治療良機,如果過度使用短效急救藥物,很可能會對氣喘控制非常不佳,正確的治療上應是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從根本治療發炎,定時配合醫囑返診,氣喘才能得到非常好的控制治療。

破解氣喘用藥迷思 應以吸入型類固醇治療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教授解說,氣管發炎時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就像滅火器,只是短暫緩解,無法根本治療氣管發炎,還會越用越沒效,與其滅火不如防火,正確應是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根本治療呼吸道發炎,做好日常保養,才能減少氣喘急性發作與住院風險。他強調,短效急救藥物需要謹慎使用,才能達到氣喘藥物最好的控制。

依賴短效吸入劑 急診住院風險高出7成  

台大醫院胸腔內科王鶴健教授與耕莘醫院胸腔內科主任王誠一醫師分析,一項健保資料庫2001年到2015年間近21萬8千多名氣喘病患的用藥習慣,調查發現高達16%氣喘病患一年內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超過3支以上,相較一年內使用2支以下短效急救吸入劑者,未來一年發生氣喘急性惡化的風險高出72%,死亡風險更高出9成。此項證實錯誤的用藥習慣與急性惡化、死亡風險息息相關。

健康肺氣喘卓越計畫 號召基層診所推衛教  

為了持續提升全台氣喘患者治療環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與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將持續推動「健康肺氣喘卓越計劃」與「全民健康保險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目前全台已有400家氣喘認證照護機構共同加入,目前高達3萬4千多位病人受惠,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塗勝雄理事長提到,近年來透過基層診所的努力,已經降低25%短效急救吸入劑使用,但民眾過度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的狀況仍不容忽視。

中央健保署李伯璋署長提到,過去幾年來,早透過「全民健康保險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的論質計酬機制,搭配雙向轉診制度,已使得氣喘急診與住院比例逐年改善,未來希望進一步透過健保雲端大數據的應用,找出疾病危險因子,優化健保資源分配,提升氣喘照醫療照護品質。

【延伸閱讀】

氣喘勿再依賴短效型擴張劑 控制不良反增急性發作率

久咳不治會變氣喘?  醫籲別輕忽咳嗽小毛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8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一直以來日本位居世界上平均最長壽國家第一,男女平均高齡為85歲以上。不過有記載顯示,在一百多年前,清末民國初年的中醫中藥學者李青雲(又誤譯李慶遠),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世256年歲。當時的《紐約時報》與《時代》雜誌都做了報導。按照這個年代推算,他應該生於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後歷經了...

閱讀詳情 »

喝酒臉紅的人能活多久?來自腫瘤醫院醫生的忠告: 別勸別人喝酒了!除非你跟他有刻骨銘心的仇!一位醫生說的:今天我們科室又收來16 個食道癌的患者,最年輕的才27歲, 全是食管中段的病變。幸運的是都是早期癌。再次給大家普及!喝酒臉紅的人是體內缺少解酒的物質,臉紅是中毒的癥狀,這樣的人喝酒比其他人患食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的臉部肌膚問題,可以一併改善!包括青春痘、酒糟、毛孔粗大、膚色暗沉、色斑、痘疤、凹洞、細紋、肌肉鬆弛,甚至疤痕等。皮膚科醫師蔡佳祝指出,現代人通常都有2種以上的複合式肌膚問題,患者過去都必須分別接受脈衝光及飛梭雷射治療,但目前能合而為一的「光梭療法」,可大幅節省治療時...

閱讀詳情 »

有氧運動是最佳的減肥運動之一,跑步則是有氧運動的首當其選,但為了達到減脂的目的,今天的你是否有白跑了呢? 然而99%的人在跑步減脂時會犯的6個錯誤,一定不要讓自己白跑! 1、上來就跑很多女孩減肥心切,一上健身房就往跑步機上跑。事實上,這並不是最佳的減肥跑步法。人體的能量儲備有快速能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