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度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 急診住院風險恐高出7成

過度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 急診住院風險恐高出7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過度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緩解氣喘症狀,當心增加住院風險!2020年「全球氣喘治療指引(GINA)」指出,每年使用超過3支以上的短效急救吸入劑,恐引發氣喘反覆急性發作並增加急診住院風險。因此2021年世界氣喘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藉此重申氣喘藥物的指引,勿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 ,應以吸入型類固醇控制,希望破除氣喘治療迷思,導正藥物使用觀念。

短效急救吸入劑 短暫緩解卻無法根治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委員會副主委、亞東醫院胸腔內科鄭世隆教授表示,氣喘是呼吸道慢性發炎疾病,短效急救吸入劑只能一時救急,吸入型類固醇則可以抗發炎需長期使用。過往很多人認為只有氣喘發作時才需要用藥,反而錯失治療良機,如果過度使用短效急救藥物,很可能會對氣喘控制非常不佳,正確的治療上應是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從根本治療發炎,定時配合醫囑返診,氣喘才能得到非常好的控制治療。

破解氣喘用藥迷思 應以吸入型類固醇治療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教授解說,氣管發炎時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就像滅火器,只是短暫緩解,無法根本治療氣管發炎,還會越用越沒效,與其滅火不如防火,正確應是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根本治療呼吸道發炎,做好日常保養,才能減少氣喘急性發作與住院風險。他強調,短效急救藥物需要謹慎使用,才能達到氣喘藥物最好的控制。

依賴短效吸入劑 急診住院風險高出7成  

台大醫院胸腔內科王鶴健教授與耕莘醫院胸腔內科主任王誠一醫師分析,一項健保資料庫2001年到2015年間近21萬8千多名氣喘病患的用藥習慣,調查發現高達16%氣喘病患一年內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超過3支以上,相較一年內使用2支以下短效急救吸入劑者,未來一年發生氣喘急性惡化的風險高出72%,死亡風險更高出9成。此項證實錯誤的用藥習慣與急性惡化、死亡風險息息相關。

健康肺氣喘卓越計畫 號召基層診所推衛教  

為了持續提升全台氣喘患者治療環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與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將持續推動「健康肺氣喘卓越計劃」與「全民健康保險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目前全台已有400家氣喘認證照護機構共同加入,目前高達3萬4千多位病人受惠,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塗勝雄理事長提到,近年來透過基層診所的努力,已經降低25%短效急救吸入劑使用,但民眾過度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的狀況仍不容忽視。

中央健保署李伯璋署長提到,過去幾年來,早透過「全民健康保險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的論質計酬機制,搭配雙向轉診制度,已使得氣喘急診與住院比例逐年改善,未來希望進一步透過健保雲端大數據的應用,找出疾病危險因子,優化健保資源分配,提升氣喘照醫療照護品質。

【延伸閱讀】

氣喘勿再依賴短效型擴張劑 控制不良反增急性發作率

久咳不治會變氣喘?  醫籲別輕忽咳嗽小毛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8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冬季總算來臨,薑母鴨、羊肉爐的店也大發利市。俗語說「補冬補嘴空」,面對變化無常的濕冷冬季,大家總喜歡吃點熱食禦寒。綜觀網友對於冬季飲食的討論中,最常見的是平價、方便料理的「薑」。另外常見的牛肉、羊肉也是火鍋必備。不過這些食材該怎麼吃才能吃出溫暖,而非吃出火氣呢? 網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台北報導】年末之際天氣多變,一下潮溼,一下乾燥,這樣的天氣若不特別留意,很容易引起皮膚疾病。雙和醫院皮膚科專任主治醫師林欣儀表示,近期就遇到多位乾燥性皮膚炎的患者,此時,有正確的保養知識就很重要,以免皮膚狀況越來越糟。 林欣儀醫師指出,一般的乳液雖然是有一點保濕的效果,但是裡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季為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近期氣溫驟降且早晚溫差甚大,會使血管收縮劇烈,嚴重甚至造成心肌梗塞及心臟衰竭惡化,提高死亡風險。根據2020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統計,「心臟相關疾病」仍高居第二位,僅次於癌症,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相關疾病,一年累積下來更是超過兩萬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的美美(化名)是一名職業女軍官,由於患有僵直性脊椎炎,透過規律藥物控制。結婚後一直有計畫懷孕,因擔心藥物影響便自行停藥,後來幸運懷孕2個月後,發現自己下背痛狀況越來越嚴重,不僅晚上無法好好睡覺,也嚴重影響白天正常工作效率,加上懷孕前期的不適症狀,讓她飽受身心煎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