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過敏可以吃什麼舒緩?13種實證天然抗過敏食物大整理!

每日健康/耳鼻喉科 劉承信醫師

鼻子過敏超惱人,過敏症狀鼻塞打噴嚏流鼻水最常見

在台灣有近三成的人飽受過敏及非過敏性鼻炎的困擾。最主要的三大症狀:流鼻水、打噴嚏及鼻塞,另外還會合併有眼睛癢、黑眼圈、嗅覺降低、頭暈目眩、鼻涕倒流、呼吸困難等症狀。過敏性鼻炎也容易有共病如鼻竇炎、氣喘、中耳積水,也會帶來身體其他部分如眼睛、皮膚、氣管、睡眠、打呼、臉型發育甚至腸胃的影響。

鼻子過敏怎麼辦?實證天然抗過敏食物食療大整理

我實在的建議是從健康均衡的原型食物攝取。食療是日常維持身體健康的保健好方法,需要長期維持,並沒有快速的治療效果。

實證天然抗過敏食物

蘋果多酚

食物來源:
蘋果。一般蘋果一顆可能就有200-500mg的蘋果多酚,市售蘋果汁約39~136 mg/100ml
臨床效果:
每天攝取50mg或200mg蘋果多酚的果汁連續四週, 或是每天攝取500mg蘋果多酚持續12週,可以在花粉季節顯著的改善過敏症狀並且減少藥物使用。

葉綠素C

食物來源:
銅藻及部分藻類富含,天然食物攝取比較容易降解,多半都是人工製成的添加劑比較多
臨床效果:
每天攝取0.7mg連續12週,可以改善成人過敏症狀。

共軛亞麻油酸

食物來源:
天然是牛羊等反芻動物的乳汁和肉(羊肉、牛肉、乳製品),另外用葵花油、紅花籽油經氫化處理是保健補充品常見的製造方式。
臨床效果:
每天攝取3g連續12週,在花粉季節使用可以減少過敏症狀、減少藥物使用、降低發炎指數。

蜂蜜

食物來源:
蜂蜜
臨床效果:
雖然部分研究顯示沒有顯著效益,但更多研究顯示可以改善過敏性鼻炎的症狀。相關研究有的是每天8g蜂蜜、每天1茶匙蜂蜜,最高甚至吃到1g/kg體重的劑量。

異槲皮素

食物來源:
秋葵、芒果、藥草如塔黃或釋迦的葉子、茶樹、垂管花。很常被製作成口服補充營養素。 
臨床效果:
連續8週每日攝取100mg,可以減少過敏反應,但對於眼睛症狀的控制比鼻子的症狀更明顯。

甲基硫醯基甲烷

食物來源:
雞蛋、豆類、肉類、魚類、大蒜、洋蔥、蘆筍、甘藍,但肉類經料理後保存效果較佳。很常被製作成口服補充營養素。
臨床效果:
每天可以使用到4g。多篇研究使用2.6g連續一個月或是3g連續兩週,對於季節性過敏、鼻塞與鼻部症狀都有顯著改善的效果。

螺旋藻

食物來源:
最常見是鈍頂節螺藻,主要是內含胺基酸、礦物質、必需脂肪酸、維他命、類胡蘿波素
臨床效果:
有研究說明天天使用2000mg達6個月,對於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與滿意度可以得到改善。

番茄萃取物

食物來源:
番茄。內容成分包含類胡蘿波素(番茄紅素、β胡蘿蔔素、葉黃素)、維他命、多酚(類黃酮、酚酸、單寧)
臨床效果:
有研究發現連續8週使用360mg,對屋內塵蟎過敏的病人可以改善鼻過敏症狀,增進生活品質。

維他命C

食物來源:
水果(芭樂、釋迦、龍眼、奇異果、草莓),蔬菜(甜椒、青花菜、芥蘭)都含有維他命C。 
臨床效果:
過敏患者容易產生活性氧物質,使得鼻黏膜產生發炎變化並弱化抗氧化的能力,最終更強化了過敏症狀。部分研究發現可以讓兒童的過敏性鼻炎症狀減少。

維他命D

食物來源:
曬太陽、魚類(鮭魚、鮪魚、鯖魚、沙丁魚)、牛奶、 雞蛋(蛋黃)、菇類、肉類(鴨肉、豬肝) 
臨床效果:
研究顯示維他命D缺乏與過敏症狀很有關係,5個月的維他命D補充可以改善對花粉/草過敏的兒童之過敏症狀,而更多研究顯示對於維他命D缺乏的病人改善更明顯。

維他命E

食物來源:
各種油料種子和植物油中,在穀類、堅果類和綠葉蔬菜中都可以找到。 
臨床效果:
目前證據顯示有些有效、有些無效。有研究指出在過敏季節時每天使用800 mg,可以稍微降低鼻部症狀,然而並無法降低整體過敏日數,也不會因此就可以減少過敏藥物使用。

益生菌

益生箘對於過敏性鼻炎,無法完全根治,只能改善症狀;環境、基因、免疫功能才是決定疾病是否出現,益生箘無法預防過敏性鼻炎發生;無法短期改善,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無法當作主要治療,僅能當作輔助保健。

過敏鼻炎體質調整快速重點整理,舒緩過敏症狀看這裡

重點一:吃什麼?認識過敏食療聖品與營養物

天然食物包括番茄、蘋果、蔬果維他命、益生菌、藻類、雞蛋、秋葵、蜂蜜、紅花籽油都有幫助,營養補充品就看個人。均衡六大類營養、補充蔬果、健康生活,不用斤斤計較吃了多少毫克,就是最好的過敏食補。

重點二:吃多久?連續4-12週調整體質

通常都是4-12週的連續使用才可以見到微薄的效果,不應該把食物當成治療,而是內化成每一天的健康飲食與健康生活當成根本,加上專業醫師的治療,才是最好的過敏控制。

重點三:多有效?鼻子過敏舒緩而非鼻子過敏根治

抗過敏食物雖然只是輔助,卻是過敏控制的根本。多篇研究顯示有效果,但研究結果可能受到保健食品的贊助影響。不要想用吃來治療過敏,而是用吃促進健康,控制過敏。

延伸閱讀
老、中、青、幼易犯這些症狀,是脾胃在求救!中醫教你調理改善體質?
健康長壽秘訣就在「4個練習」,預防多巴胺系統退化,愈早開始練習愈好!

相關推薦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國強行推動「港版國安法」,侵蝕港人自由,繼總統蔡英文宣布「人道救援香港」後,陸委會今(28)天進一步拋出香港人道救援行動方案。一旦開放港人來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會反對人道救援,但入台後仍得按照現行檢疫規定來進行。 陸委...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今(28)日又見零確診(持續第7天),且為連續第46天沒有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宣布,再進一步鬆綁醫院探病規定,即日起只要是住院7天以上的病人,每日開放一個時段、每床可2名訪客探視。 台灣疫情越來越穩定,陳時中強調,探...

閱讀詳情 »

▲先治療牙周病,再用陶瓷貼片美化前牙,醫病合作,笑容更自信。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植牙失敗,除了牙周病作怪之外,癮君子可能得先怪自己為什麼不戒菸!國內牙醫師發現,造成植牙失敗的重要因素除了口腔衛生不佳以外,抽菸也是左右植牙成功率的一大關鍵。只有儘早戒菸、提早治療牙周病,才能有效降低植牙...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儘管台灣疫情相對穩定,但後疫情時代,除了原本可能會出現的不安與焦慮、擔心外,也可能因為工作被限制或取消而打亂了原來的生活作息,職能治療師建議,此時,不妨藉機檢視自己生活型態,利用「圓鐘圖」檢視生活是否達到工作8...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