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敏引口腔潰瘍 調整飲食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50歲企業家因長期壓力大,生活與飲食習慣不正常,出現喉嚨痛、口腔潰瘍、食道黏膜破損等問題,讓他近2年食不下嚥,暴瘦10多公斤,曾嘗試多種療法卻失效,體力大不如前,不得不暫停苦心經營的事業。後經醫師建議調整飲食,避免腸道過敏原,短短1年,身體各種症狀都得到改善,再也不怕吃不下飯。

收治該個案的開業醫診所院長林美秀醫師指出,該男除了口腔症狀,還出現全身關節疼痛、皮膚潰爛等嚴重症狀,經檢測發現他的體質對牛肉、麥類等多種食材都會產生免疫反應。

若靠免疫抑制劑治療,僅能暫時控制症狀,因此林美秀說,她從重建「健康腸道」著手,針對個案問題,避開多項過敏原,並搭配魚油、個人化營養處方加以修復腸道。短短一年,企業家過敏情況改善許多,口腔發炎潰瘍的情況已好轉,過敏原也減少許多;一年後,關節疼痛症狀也相繼減緩。

林美秀強調,從根本改善免疫問題,應從腸道著手!她提出5項「個人化整腸免疫改善策略」:1.避開個人過敏原(過度加工、不當烹調的食物),減少體內發炎的細胞激素,可降低過敏疾病的嚴重度。2.補充消化酵素,使營養素完整吸收,減少脹氣等不適感。3.補充體內所缺乏的益生菌。4.修復受損的腸胃道黏膜。5.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包括在對的時間用餐、選擇正確的食物,以及養成細嚼慢嚥的飲食習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99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俗話說「冬養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針忙」,中醫認為能在夏日做好疾病預防措施,以減少好發於秋冬的疾病困擾,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不過「三伏貼」可能不是人人適宜。醫師表示,容易皮膚過敏、口乾嘴破、便秘,以及孕婦、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發燒和咽喉發炎者,都不適合。(照片取自資料庫)台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颱風動態:根據最新資料顯示,第7號颱風目前中心在宜蘭東南東方海面,向西北西轉西北移動,暴風圈已籠罩臺灣各地,風雨持續增強。預計此颱風中心強度有持續減弱的趨勢。(圖文/取自中央氣象局)發佈時間:民國102年7月12日23時30分。中心位置:北緯24.3度,東經123.1度,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過敏性紫斑症會出現皮膚紫斑丘疹、關節腫痛,腹部疼痛等症狀,甚至恐還伴隨著全身性病變;中醫師張三郎指出,尤其多發生於孩童身上,病症來得突然且症狀多樣化,目前誘發的病因仍不明。中醫師張三郎進一步說明,好發過敏性紫斑症是因不明物質引起的過敏反應,因病情變化快速,若出現相關症狀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懷孕要怎麼吃,才能補足媽媽孕氣也能照顧到胎兒健康呢?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鄭欣宜指出,孕婦可依照不同孕期,攝取不同的營養,包括懷孕初期、懷孕中期、懷孕中後期以及後期。通常懷孕1至3個月時,屬於初期,是胎兒神經管發育關鍵時期;鄭欣宜說,因此這時就可多攝取像是深綠色蔬菜、小麥胚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