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實證醫學研究:三伏貼可改善過敏症狀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俗話說「冬養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針忙」,中醫認為能在夏日做好疾病預防措施,以減少好發於秋冬的疾病困擾,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不過「三伏貼」可能不是人人適宜。醫師表示,容易皮膚過敏、口乾嘴破、便秘,以及孕婦、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發燒和咽喉發炎者,都不適合。(照片取自資料庫)

台北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陳星諭表示,「三伏天穴位敷貼」是一種非侵入性的皮膚外藥材貼穴療法,在三伏天之際,利用白芥子、細辛、甘遂、肉桂等中藥材,貼於背部的定喘、風門、肺俞、腎俞等穴位,引起輕微發赤反應,藉由刺激穴道,達到減少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發作,與改善慢性腹瀉等身體虛寒體質的效果。

在接受三伏貼治療的患者中,80%的人第一周對治療就會有反應,且三次的療程結束後,會有25-40%的過敏症狀會減輕,部分的人會有皮膚紅、癢的症狀,但大多數的情況都是輕微的皮膚不適,且研究指出,皮膚反應越大的人,效果會越好。此外黃中瑀主任亦指出,敷貼完可能會有利尿現象,可能因為藥物有利水去濕的效果,也可經由此反應達到調整體質的目的。

另外,陳星諭醫師說,由於現代人工作忙碌,可能無法在三伏天(今年初伏7/13、中伏7/23、末伏8/12)當日進行治療;其實從初伏到末伏期間完成,也具有療效,只是依照三伏的節氣進行,治療效果較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321

相關推薦

黑木耳營養極為豐富,為古代帝王獨享之佳品,有“素中之葷”“素中之王”的美譽。據《禮記內則》記載和漢學者鄭玄的註解,以及宋代陳皓的《禮記集說》,都證明黑木耳為上古時代帝王獨享之佳品。黑木耳的營養價值 黑木耳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約10%,脂肪、...

閱讀詳情 »

每一口約咀嚼三十下,這是最佳的咀嚼方式。當然,若能咀嚼超過三十下是再好不過的事了。重點在於細細品嚐食物。 用餐時必須細嚼慢嚥的原因有下列五項: 第一,吃溫熱或冰冷食物時要保護胃部,也就是調節溫度。與口腔相較之下,冷、熱食物很容易傷胃。為了「趁熱吃」而連忙吞嚥熱食,這對胃部而言是種不負責任的舉動,反而...

閱讀詳情 »

小字型睡姿 放鬆肩膀,躺在床上呈「小」字型,這才是最好的睡姿。雙腳張開約隔十五公分的距離,雙手也自然地與身體相隔十五公分的距離。這種睡姿不僅能維持脊椎的健康,同時也能睡得很舒服。 如果已有單側咀嚼的習慣或是有脊椎側彎的問題,就很難以仰睡方式入睡。比方說,平時有使用右側牙齒咀嚼習慣的人,臉部右側肌肉...

閱讀詳情 »

你從來都不知道,發胖、皮膚差、小腹凸出,是因為「你的腸子又髒又累」! 最近各種聚餐不斷,放假期間更是暴飲暴食、每天吃進大量高油脂、高糖分、高熱量的食物,你的腸子疲累、無力、堆滿了大量廢物! 此時你需要的不是開始運動、不是開始節食,而是要先「清腸」! 腸道裡面髒兮兮,再怎麼少吃多動也沒用。因為腸子吸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