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離乾眼與發炎 白內障術後好安心

遠離乾眼與發炎 白內障術後好安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白內障是眼球表面水晶體混濁,導致視線模糊的眼疾,主要成因與老化、高度近視、糖尿病或遺傳等有關。然而,根據眼科醫師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白內障,且多與現代人不良生活方式、用眼過度等導致晶狀體提前老化有關。

根據眼科診所張正忠院長近十年在臨床上診治白內障患者的結果發現,白內障罹病族群已有年輕化趨勢,老年化白內障的平均年齡從70至80歲降低至60至70歲,甚至低於60歲的非老年化白內障人數也逐漸提升。

術前評估重要性高

由於白內障逐漸年輕化,手術進行前後需顧及不同年齡層患者是否有罹患其他眼睛疾病,特別是現代文明病「乾眼症」。張正忠院長進一步說明,手術前除須評估患者是否有乾眼症,若有乾眼症則需檢測屬於哪一種類型,若是缺油型的乾眼症,先以含油性人工淚液改善症狀;若是缺水型的乾眼症,則以補水型的人工淚液改善之。

張正忠院長強調,「預防勝於治療」,若能在白內障術前檢查出潛在眼表疾病,經治療後再接受手術,便能減少術後不適的機率與程度。若術前未能即時發現,於術後積極治療,仍能獲得相當程度的緩解。當眼睛不再乾澀不舒服,便能享受白內障術後帶來的清晰視野。

術後檢查三階段

張正忠院長表示,白內障術後可先以潤滑保濕度佳的人工淚液輔助,保護角膜。初期一個月可續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並將術後第一天、第三天與第七至十天設定為三個重要檢查時間點,觀察白內障術後微創傷口復原狀況與乾眼症狀,再調整藥物以及人工淚液的使用頻率。

若想預防白內障發生,該如何做?張正忠院長呼籲,盡量避免吸菸,因為吸菸所產生的自由基,會增加白內障的機會,飲食則應均衡,攝取適量的水果及蔬菜,外出不過度暴曬於陽光下,必要時可戴太陽眼鏡防止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0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你知道筋膜與肌肉之間的差別嗎?你或許聽說過筋膜、甚至看過幾張筋膜的圖片但似乎…又不是那麼了解筋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它跟肌肉之間又是什麼樣的滑移 今天我想用幾張圖跟大家分享筋膜到底是什麼樣的組織和怎麼樣有效訓練筋膜   1. 筋膜到底在哪裡? 如果你有吃過雞腿你或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有一名33歲王姓男子覺得左側耳下有點腫脹,不以為意,結果腫脹沒有未消失,不只影響外觀,咀嚼進食也受到阻礙,就醫後才知道原來是腮腺腫瘤,俗稱「豬頭皮」,前往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耳鼻喉科接受開刀移除。 腮腺腫瘤放任不管 當心顏面神經麻痺 安南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劉金瑞指出,王男2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每逢光棍節總是只能怨嘆自己戀情短暫,難脫單嗎?根據調查,在亞太區有67%的民眾認為,性生活的和諧度在感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每5位女性當中,就有1位曾因伴侶有早洩問題放生另一半!   臺大醫院泌尿科主任暨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張宏江醫師表示,早洩為男性常見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心小感冒也會釀成呼吸道重症感染,併發肺炎住院!一位65歲阿嬤,因感冒久咳無法痊癒,某天突然喘不過氣,被送進急診,才發現併發肺炎。經醫師問診後,發現阿嬤曾是肺腺癌患者也是糖友,是併發肺炎高危險族群。台灣肺炎是第三大死因,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黃建寧總院長呼籲,幼童跟65歲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