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離乾眼與發炎 白內障術後好安心

遠離乾眼與發炎 白內障術後好安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白內障是眼球表面水晶體混濁,導致視線模糊的眼疾,主要成因與老化、高度近視、糖尿病或遺傳等有關。然而,根據眼科醫師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白內障,且多與現代人不良生活方式、用眼過度等導致晶狀體提前老化有關。

根據眼科診所張正忠院長近十年在臨床上診治白內障患者的結果發現,白內障罹病族群已有年輕化趨勢,老年化白內障的平均年齡從70至80歲降低至60至70歲,甚至低於60歲的非老年化白內障人數也逐漸提升。

術前評估重要性高

由於白內障逐漸年輕化,手術進行前後需顧及不同年齡層患者是否有罹患其他眼睛疾病,特別是現代文明病「乾眼症」。張正忠院長進一步說明,手術前除須評估患者是否有乾眼症,若有乾眼症則需檢測屬於哪一種類型,若是缺油型的乾眼症,先以含油性人工淚液改善症狀;若是缺水型的乾眼症,則以補水型的人工淚液改善之。

張正忠院長強調,「預防勝於治療」,若能在白內障術前檢查出潛在眼表疾病,經治療後再接受手術,便能減少術後不適的機率與程度。若術前未能即時發現,於術後積極治療,仍能獲得相當程度的緩解。當眼睛不再乾澀不舒服,便能享受白內障術後帶來的清晰視野。

術後檢查三階段

張正忠院長表示,白內障術後可先以潤滑保濕度佳的人工淚液輔助,保護角膜。初期一個月可續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並將術後第一天、第三天與第七至十天設定為三個重要檢查時間點,觀察白內障術後微創傷口復原狀況與乾眼症狀,再調整藥物以及人工淚液的使用頻率。

若想預防白內障發生,該如何做?張正忠院長呼籲,盡量避免吸菸,因為吸菸所產生的自由基,會增加白內障的機會,飲食則應均衡,攝取適量的水果及蔬菜,外出不過度暴曬於陽光下,必要時可戴太陽眼鏡防止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0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新冠病毒可活多久?新冠病毒全球大爆發,各地民眾開始大搶消毒用品,擔心在外觸碰到病毒後,又不小心觸摸口鼻而感染。最新研究初步顯示,新冠病毒在空氣中可存活3小時,在塑膠、不鏽鋼上可達2-3天。不過該研究還未通過嚴謹的同儕審查,提醒民眾勤洗手,注意環境清潔消毒。新冠病毒活多久 塑膠表面可達2-3天新冠病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COVID-19(武漢肺炎)事發中國大陸,官方對外宣稱病情一切好轉,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也要全世界「感謝」中國大陸,今(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世界各國都不相信中國大陸說法,WHO也不針對疫情有進一步說話,自己也無法研判未來疫情趨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增COVID-19(武漢肺炎)個案第50例,是台灣首次與美國有關病例。第50例個案是1名居住中部50多歲美國籍男性,2月27日、3月4日與7日出現畏寒、咳嗽、發燒症狀,7日就醫收治住院,10日醫院採檢通報,今(13)日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高雄報導】高先生今年62歲,平常有運動習慣,去年底突然腰痠背痛,以為運動過度,先接受推拿、按摩,但症狀持續惡化,背部越來越痛、坐立難安,就醫發現,竟然是晚期攝護腺癌,且癌細胞轉移至骨頭。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黃書彬表示,攝護腺癌被喻為老男人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