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遺傳因素占孩子身高的7成 注意生長2警訊

父母都希望孩子高人一等,其實身高和遺傳有密切關係,父母的身高占了7成的因素,不過醫師指出,孩子實際身高仍要搭配生長曲線來看,有2項明顯落後的指標就是警訊,應該立即就醫追蹤,排除其他病因後,若確診是生長激素缺乏症,在骨骼生長板關閉前規律用藥,才能幫助孩子恢復該有的正常成長。

遺傳因素占孩子身高的7成 注意生長2警訊

臺中榮民總醫院兒童遺傳代謝科主任許嘉琪表示,從父母的身高就可以計算孩子的「目標高度」(Child Target Height),男孩目標高度的公式為:父母的身高總和先加上12公分,再除以2;如果是女孩,目標高度公式則是:父母的身高總和先減去12公分,再除以2。不過這種遺傳條件只是種參考,適用於身高相近的父母;若父母的身高是天龍搭配地虎,孩子的身高會偏向父親還是母親,就很難說。

決定身高的因素除了先天遺傳,後天的努力也很重要,許嘉琪指出,養成良好的睡眠、運動和營養習慣是主要關鍵。然而父母也須注意孩子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是否偏離正常的生長曲線,若低於正常的生長曲線,這些孩子可能不只是長得比較慢,而是需要專業醫師的幫助。

許嘉琪提醒,要注意孩子生長過程中是否出現以下2項警訊:一是身高低於正常生長曲線的第三百分位以下,另一則是生長速率1年小於4公分。她指出許多家長對於孩子身高落在後段班比較有警覺性,因為個子明顯嬌小,但卻沒注意孩子該有的生長速度。女孩約8至13歲開始進入青春期,平均每年要長7~8公分以上;男孩約在9至14歲開始進入青春期,平均每年可長10公分以上,在身高該衝刺時卻沒達到該有的成長,等到骨骼生長板關閉後就沒有辦法挽救了。

符合以上2項警訊其中一項就該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許嘉琪說,門診中會再檢查骨齡是否比實際年齡遲緩至少2年,當追蹤6個月後若孩子生長速度仍沒有進步,這時會安排生長激素檢查數值,若有2項以上的數值均低於7ng/mL以下,才會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症,應該施打生長激素來治療。

醫師補充,遵照醫師指示施打生長激素,就有機會讓孩子正常生長發育,正確治療方式必須天天施打,且要在骨骼生長板關閉前使用才有效。一般來說男生骨齡閉合是16歲、女生為14歲,要把握最佳治療時機。

然而,生長激素不是打愈多愈好,許嘉琪指出有些人經檢測後,若可生長幅度已達極限,劑量加再多就沒有用。為了確保用藥安全,她提醒至少每3個月回診測量一次身高體重、每年測定一次骨齡,並定期驗血監測生化數值,確保血糖、甲狀腺功能正常,讓醫師評估是否調整劑量,以達最佳療效。

如何正確測量身高

最佳身高測量時間為早上,脫帽脫鞋,髮飾髮結應拆除,背向量尺直立,兩膝伸直、兩足併攏、兩手自然下垂、兩眼向前平視,注意頭枕部、背部、臀部及腳後跟都有貼到量尺。調整身高計橫槓,應平貼頭頂輕壓頭髮,調整頭部位置,使眼耳連線與身高計橫槓平行。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2/582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1名中年的按摩師,有高血壓病史,卻未按時服藥,某天午睡起床時,發現右手、右腳出現無力,且伴隨麻木感等現象,原以為會自然恢復,沒想到症狀加劇,肢體無法舉起,甚至口齒不清,緊急就醫後,醫師診斷為梗塞性中風所致。治療梗塞性中風,若符合施打血栓溶解劑的條件,越快施打則療效較佳,但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60多歲陳先生罹患糖尿病多年,由於血糖控制不當,近幾年來,兩側下肢糖尿病感染,並罹患壞死性筋膜炎,原本醫師建議,截肢才能保命。所幸在高雄長庚醫院糖尿病保肢團隊的救治下,雙腳透過顯微手術成功保肢,避免截肢之苦。高雄長庚糖尿病保肢團隊團隊主要負責人外科部郭耀仁部長表示,飲食西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你知道掉髮有可能是罹病的前兆嗎?開業皮膚科診所醫師朱冠州指出,像是部分女性因攝取營養不足,導致大量落髮的現象,直到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缺鐵性貧血所導致。另外包括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也可能成為掉髮的原因;朱冠州說,通常女性掉髮等現象多以遺傳、體質等因素有關,但也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害怕影響健康,很多人不管煎、煮、炸等都使用橄欖油;不過,員榮醫院營養師黃淑君指出,橄欖油不耐高溫,民眾在烹煮時,應依照不同方式選擇不同油脂,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包括麻油、芥花油、橄欖油等,都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壞膽固醇,且抗氧化等功效;黃淑君說,但這類提倡健康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