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先天性小腦萎縮孩 孕婦是關鍵!

避免先天性小腦萎縮孩 孕婦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小腦萎縮症為小腦、腦幹和脊隨產生退化性萎縮,可分為遺傳性、先天性,以及後天性。醫師指出,所謂遺傳性小腦萎縮症通常是父母任一方患有此病,因此無法避免;而先天性為父母任一方皆無患此病,但是可藉由孕婦的飲食與生活習慣來避免;後天性可能如中毒、受傷等原因而引起。

桃園療養院副院長莊毓民表示,小腦萎縮症大多是基因遺傳,小時候還看不出來,青少年才開始有症狀。初期症狀為走路不穩、容易跌倒,以及步伐不協調等;後期會發生無法走路、吞嚥困難、語調不清楚,以及神經系統、腦部功能退化等。

莊毓民副院長說,由於有小腦萎縮症的患者主要是運動協調有障礙以及自律神經退化,所以即便語調不清但是意識仍是清楚的。

莊毓民副院長強調,媽媽在懷孕中若遭感染,胎兒容易產生腦部病變,畸形或是發育不健全,多數產生病變的小孩不僅腦部有問題,其心臟、神經和脊隨都會受到影響。

如何避免先天性小腦萎縮症?國泰醫院婦產部賴宗炫主任說,孕婦在孕期不要喝酒、抽菸,也不要受到病毒性或細菌感染,例如盡量避開貓與狗,特別是貓。因為貓狗身上有容易帶有寄生蟲像是弓漿蟲,懷孕初期若感染恐發生流產,胎兒水腦以及智障等問題,懷孕晚期感染的話,孩子可能會有聽覺以及學習發育的障礙,甚至產生小腦萎縮症。

賴宗炫主任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應少吃生冷食物並多補充葉酸、維他命B以及卵磷脂,這些可以保障大腦細胞膜的健康及正常功能,確保腦細胞的營養輸入和廢物輸出,對於胎兒的腦部有保護的作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73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觀念的盛行,讓孩童能夠接受到 更多環境及文化刺激,也可讓孩童多了學習的機會。普遍而言,大家都知道自閉症光譜疾病的孩童(ASD)主要的發展障礙為人際互動問題,包含與人眼神交流少、自我堅持度高、不能參與遊戲團體等,但其實不只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至今已走過十年歲月,不僅提供安寧緩和病房照顧的方式,也透過安寧共照、安寧居家等模式,讓末期患者與家屬獲得全方位照顧。心蓮團隊也將照護末期病人及推廣安寧療護的努力、對末期病人的愛與關懷,以「成果海報展」的方式,呈現二十多幅海報,歡慶心蓮病房正式邁入十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母乳的好處多多,不僅能降低寶寶腸胃道、呼吸道及中耳炎的感染,國際實證也指出,能減少兒童過敏現象及罹患糖尿病的機會,因此為了鼓勵醫療機構支持母乳哺育,國民健康署共同響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愛嬰醫院倡議,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制度,將母乳哺育納入醫療照顧的常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鼓勵在逆境中展現鍥而不捨精神的貧困兒童,家扶基金會舉辦「2022年全國自強兒童表揚活動」,23位來自台澎金馬的自強兒童,面對生命中的種種難關,仍秉持永不放棄的決心,堅持夢想勇往直前。 罹罕病馬凡氏症候群 父親的愛讓他成數理學霸 「對我來說,母親和世界都只是模糊不清的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