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孩子「腸」便秘 挑選益生菌有三招

避免孩子「腸」便秘 挑選益生菌有三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孩子們的便秘問題,一直是父母最頭痛的問題之一。根據日本研究發現,便秘會導致腸道中分泌糞便毒素,長期未改善將導致八大後遺症,包括口臭、睏倦、臉色黯沉、免疫力下降、酸性體質、營養素無法正常吸收、代謝下降,睡眠品質差等症狀。

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奕成表示,一歲半到三歲是孩童便秘高峰期,尤其開始吃副食品後,約有三成的孩童都容易因水分與纖維攝取不夠而便秘。 陳奕成醫師指出,大部分便秘孩童就診後以軟便藥物治療,先化解孩童對排便的恐懼,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後改以益生菌輔助治療,同時間減輕軟便藥物使用,持續一、兩個月後便秘問題即獲得改善。

兒童便秘喝優酪乳 喝進去的是糖還是益生菌?

根據益生菌建議攝取量,每人每日應攝取益生菌量為一百億個,等同一天約需飲用一公升的優酪乳,也同時喝進了七百五十大卡熱量,且優酪乳中所含的益生菌並無特別包覆技術,無法保證它們能平安通過胃酸不被侵蝕。

陳奕成醫師提醒,不少父母會以優酪乳作為孩童補充益生菌的管道,但多數市售優酪乳相較保健食品來說,不僅益生菌菌數較少且含糖量及熱量較高,若想單靠優酪乳來補充到足夠的益生菌菌數,容易使熱量及糖份攝取過量,反而可能造成孩童健康負擔。

挑選兒童益生菌關鍵:特殊包覆、多元菌株、添加木寡糖

陳奕成醫師表示,在為孩子挑選益生菌產品時,應注重三大點。一是益生菌需要有特殊包覆技術,因為益生菌吃下肚後,會經過胃酸、膽鹼等消化酵素的分解,才能到達腸道發揮效果。

如坊間有日本專做小兒保健食品老牌大廠使用專利三層包覆技術,以確保兒童吃進去的益生菌能通過胃酸、膽鹼的考驗,讓足夠的活菌數在腸道存活,進而改善腸道環境。

第二則是要挑選多元菌株,含十株菌株以上的益生菌叢才能改善腸道環境,進而對人體產生健康效益,而且食用的活菌數是否足夠也很重要,根據菌種不同,每天至少需食用一億至百億菌量才足夠;最後一點則是挑選添加「木寡糖」的配方,它能刺激消化系統中益生菌的活化及成長,換句話說,它就是益生菌的食物,木寡糖同時還能維持腸道與糞便的滲透壓,減少便秘的發生。

「父母應正視小兒便秘的問題來源,並採取全面性的預防才是治本關鍵。」陳奕成醫師建議,父母在挑選益生菌產品時最好選擇外包裝採高壓密封的產品,才能有效確保益生菌不接觸到空氣,最大限度地維持益生菌安定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4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黃豆(或稱大豆)是植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相對攝取動物性蛋白質,部份研究表示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但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現,黃豆攝取量增加,可能增加胰臟癌罹患機率,研究結果由分析數據得出,實際原因目前無法得知,推斷黃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可能影響消化道荷爾蒙所致。 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2020傑出生技產業獎Taiwan BIO Awards」得獎名單出爐!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長達三個月的初審、複審及決審,從近60件報名廠商中,選出共12家機構及產品技術,將於7月23日亞洲生技大展開幕典禮中舉行頒獎典禮。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表示,台灣生醫能量逐步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台灣的機車數量在世界排名數一數二,車禍比例也居高不下,其中特別是肋骨骨折的狀況在高速衝撞傷害下也特別多。胸腔外科醫師提醒,若有撞擊到胸部最好到醫院進行檢查,確定是否有骨折狀況再決定後續處理,千萬別拖延治療的黃金期,現今也有肋骨骨折專用的鈦金屬取代傳統的鋼板,可減少術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B型、C型肝炎是最常見的病毒性肝炎,也是導致肝硬化、肝癌最主要的原因。一般而言,早期的肝炎、肝硬化、肝癌並沒有明顯症狀,因而常被民眾所忽略;若沒有定期檢查而等到有症狀,如黃疸、腹水、甚至肝癌才就醫,就已經太晚了!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陳重助表示,現今C型肝炎已經可以達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