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身體濕氣重易生病!中醫師推薦10大「祛濕食物」,5大飲食習慣要注意...

中醫師推薦的十大祛濕食物

為了不受濕邪之害,就要想辦法防治濕邪,「飲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以下幾點一定要注意:

飲食要清淡,易消化。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濕,脾氣健運,濕邪自去,而清淡細軟的食物都容易消化,不會增加脾胃的負擔,最利於脾胃功能的發揮。

少吃生冷、寒涼食物。

如冷飲、冰品、涼性的瓜果蔬菜等,這些食物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影響脾運化水濕的功能,造成水濕停滯。因此,建議大家在烹調寒涼蔬菜時加入蔥、薑,降低其寒涼性質。

少吃肥甘厚膩的食物。

如各種點心、蛋糕、肥肉、油炸食物等,這些東西在體內運化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濕氣,吃得越多,濕氣越重。

常吃具有健脾益氣、除濕利尿作用的食物。

如紅豆、薏仁、綠豆、冬瓜、絲瓜、扁豆等。

還有,請務必戒酒,以免加重體內濕邪。

 

十大祛濕食物

薏仁

避免身體濕氣重易生病!中醫師推薦10大「祛濕食物」,5大飲食習慣要注意...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又稱薏苡仁、薏米,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具有健脾滲濕、除瘀止瀉、清熱排膿的功效,適用於風濕身痛、濕熱腳氣、濕熱筋急拘攣、關節炎、水腫等症。便祕、脾胃虛寒、遺精遺尿者及孕婦都應忌食。

 

紅豆

避免身體濕氣重易生病!中醫師推薦10大「祛濕食物」,5大飲食習慣要注意...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又名赤小豆,味甘、酸,性平,歸心、小腸經。具有健脾祛濕、利水消腫之效,適用於水腫脹滿、腳氣肢腫、黃疸尿赤、瀉痢、癰腫瘡毒等症。在挑選時,以暗紅色且緊小者為佳,除濕效果更好。尿多、尿頻者少食;陰虛無濕熱、小便清長者慎食。

 

扁豆

避免身體濕氣重易生病!中醫師推薦10大「祛濕食物」,5大飲食習慣要注意...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和中、益氣化濕、消暑之功效,可治療脾虛兼濕、食少便溏、暑濕吐瀉、水停消渴、濕濁下注、婦女帶下過多等症。以白色入藥效果最佳;炒用,健脾止瀉的效果更好。

 

玉米

避免身體濕氣重易生病!中醫師推薦10大「祛濕食物」,5大飲食習慣要注意...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味甘,性平,歸脾、胃、膀胱經。為健胃劑,但煎服亦有利尿之功,適用於脾胃氣虛、氣血不足、慢性腎炎水腫、肥胖、習慣性便祕等症。胃悶脹氣、尿失禁患者慎用。

 

木瓜

避免身體濕氣重易生病!中醫師推薦10大「祛濕食物」,5大飲食習慣要注意...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味酸,性溫,歸肝、脾經。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濕的功效,適用於濕痹拘攣、腰膝關節痠重疼痛、吐瀉轉筋(吐瀉使肌腱得不到津液潤滑和滋養,致使小腿肌肉抽筋)、腳氣水腫、痢疾等症。內有鬱熱、小便短赤者慎用。

 

冬瓜

味甘、淡,性涼,歸肺、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於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脹滿、腳氣、淋病、泄瀉等症。身體虛弱、寒性體質、久病滑泄、痛經者慎食。

 

黃瓜

避免身體濕氣重易生病!中醫師推薦10大「祛濕食物」,5大飲食習慣要注意...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味甘,性寒,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適用於煩渴、小便短赤、水腫尿少等症。脾胃虛寒、嘔吐或腹瀉者少食。

 

豇豆

味甘,性平,能健脾開胃、利尿除濕,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濕熱尿濁、小便不利,及婦女脾虛濕盛導致的帶下量多、色白等症。氣滯便結者慎食。一定要熟透食用,否則易導致腹瀉、中毒。

 

馬齒莧

味酸,性寒,歸肝、脾、大腸經。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作用,適用於熱毒血痢、急性腸胃炎、毒瘡、濕疹、便血、白帶多等症。脾胃虛寒者和孕婦慎用。

 

鯽魚

味甘,性平,歸脾、胃、大腸經。具有健脾開胃、利水除濕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嘔吐或腹瀉、痢疾、水腫、小便不利等症。感冒發熱者慎食。

 

避免身體濕氣重易生病!中醫師推薦10大「祛濕食物」,5大飲食習慣要注意...

相關推薦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銀有安五臟、安心神、止驚悸、除邪氣等保健功效。   現代醫學認為:銀能殺菌消炎,排毒養生,延年益壽,長期使用,可以起到加速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的作用。可見經常佩戴銀飾品,對健康有百益而無一害。   功效一、鑑毒   茶馬古道是連接國內外傳統...

閱讀詳情 »

如何讓腰和肚子三天內變小!這是中醫經典的方子,看完轉給有緣之人!長生的秘訣釋、道、醫三家有個共同的秘訣:「要叫人不死、腸中須無屎」。醫家自古就提倡「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晚餐不吃最為好」,並特別強調「人要長生、腸要常清」。佛道醫三家教人「過午不食」的目的就是要保持腸中無宿便,這是人體減緩衰老、防止...

閱讀詳情 »

俗話說:「富人吃補;窮人燙腳。」因為腳底的穴道多,所以早晚泡腳,就可以減少感冒喔!溫水泡腳好處多現代人常坐辦公室,又懶於運動,普遍足部循環不良。你可能不知道,倘若足部的循環變好,心臟就不需要額外一再加壓,輸送血液至足部末梢,可減少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等高危險疾病的發生。另外,膝蓋以下到腳底,有許多...

閱讀詳情 »

養生界一直有種說法,隔夜菜,特別是隔夜蔬菜不能吃,說隔夜菜中有大量細菌,而且亞硝酸鹽含量很高。真是這樣的嗎?如果超標,到底有多嚴重?紅燒肉紅燒魚呢,是不是也超標?【炒4個菜看問題有多大】為了測測隔夜菜亞硝酸鹽的含量,實驗人員燒了4個菜: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燒好後,分別裝進4個保鮮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