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孕效果大比拚! 口服避孕藥效果優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不論是已婚或未婚婦女,國人最常見的避孕方式就是使用保險套,其餘則依序為計算安全期、結紮或植入子宮內避孕器。然而,口服避孕藥的避孕效果可達99%以上,比避孕效果85%的保險套還來的有效,甚至是歐美地區最受歡迎的避孕措施!不過,婦產科醫師提醒,口服避孕藥並無法預防性病傳染,建議還是得搭配保險套比較妥當。

耕莘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葉海健表示,口服避孕藥又可細分為事前與事後避孕藥。事前避孕藥,通常為複合口服避孕藥,透過服用雌激素以及黃體素抑制生育,有21粒裝和28粒裝;而事後避孕藥,則是在未採保護措施的性行為後可服用的避孕藥,由於含有較高濃度的黃體素和動情素,不適合長期服用。

葉海健醫師指出,事前避孕藥依所含之成份可分為兩大類,包括了雌激素與黃體素的合併劑以及單純黃體素,且以雌激素與黃體素的合併劑較常使用,其包裝有21粒裝和28粒裝。28粒裝的除了前21粒是避孕藥,還有7粒通常是含有鐵劑的營養補充劑。

早期醫藥技術較不發達,避孕藥的副作用因此較多。所幸隨著科技進步,目前口服避孕藥大多使用低劑量雌激素和新型的黃體素,可明顯減少傳統高劑量荷爾蒙避孕藥所引發的水腫、體重增加及食慾增加的副作用。相反的,臨床上,婦產科醫師常開立避孕藥給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性卵巢的患者,舒緩疼痛感;某些避孕藥甚至可減緩子宮肌瘤造成的出血症狀。

網路上常盛傳吃避孕藥會造成不孕問題。葉海健醫師說,避孕藥的作用其實是在抑制排卵功能,而非破壞排卵能力,所以只要卵巢、輸卵管等功能正常,停藥後一般就可正常受孕。不過,女性的受孕能力原本就會隨著年紀而下降,若服用避孕藥多年之後又突然計畫懷孕,很有可能會因為年紀或其他因素影響受孕機會,但並沒有研究可證實避孕藥和不孕的關聯。

不過,避孕藥種類繁多,也不是每個人都可服用,有些體質比較敏感的人吃了以後,反而會有頭暈、噁心、水腫等不適症狀,葉海健醫師因此建議大家,若有這方面的需求,可尋求婦產科或藥劑師的意見,透過專業診斷,多重評估後再用藥,但要注意的是,由於避孕藥服用完後,要等到血中賀爾蒙達到一定的濃度才有避孕效果,因此建議第一次服用的女性朋友在吃完一個週期〈21日〉以前,還是得透過其他避孕方式避孕。另外,口服避孕藥雖有極佳的避孕效果,但並沒有辦法預防性病傳染,建議行房時還是戴保險套比較安全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52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歡慶5月溫馨的母親佳節,感念母親一年來的辛苦,台南市立醫院以「型男煮廚-珍愛媽媽」為主題,由南市醫張國寬院長、管理部主任陳金鐘等人扮演型男廚師下廚做羹湯,親自體驗媽媽烹調的辛苦。張院長與陳主任分別示範「蔥爆豬肉」及「甜豆蝦仁」2道菜,豬肉富含維生素B1能消除疲勞及舒緩焦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5月12日是南丁格爾的生日,同時也是國際護師節,為感謝勞苦功高的白衣天使,台中縣護理師公會特別提前在光田綜合醫院舉辦慶祝大會,會中更由大台中上萬名護理人員中,票選出59位傑出代表予以頒獎表揚;在第一線搶救生命的護理師,每天都與死神在拔河,也都有說不完的生命奇蹟故事!獲得頒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又稱子癲前症的妊娠高血壓,在台灣的發生率約5%,是導致孕婦合併症或胎兒死亡的最大原因。醫師指出,孕婦在懷孕11-13週進行檢查,就可及早診斷出子癲前症,並介入治療,將孕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和發病率降到最低。子癲前症是指孕婦在懷孕期間,發生血壓上升(妊娠型高血壓),合併蛋白尿、...

閱讀詳情 »

母親節即將來臨,先祝全天下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現代女性越來越懂得保養之道,但是,懷孕生子、養兒育女,也難免讓女性精疲力盡;目前正夯的「功能性醫學」,卻能讓媽媽們經由評估身體器官功能下降的原因,以及體內不平衡的狀況,透過全面科學的分析,從細胞營養、免疫力、飲食、運動等做全方位的保健,讓媽媽能夠恢復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