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部桃住院大樓全列高風險 3族群回溯隔離總數破5千人

部桃住院大樓全列高風險 3族群回溯隔離總數破5千人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4)日晚間18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緊急召開第2次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1月6日至19日由部立桃園醫院出院病患,包含陪病者,與回家同住家人經與第889例接觸民眾,即日起由出院日算居家隔離14天,完成者將安排採檢,呈現陰性持續7天自主健康管理,初步估計影響高達5千人。


住院大樓綠區病患出院後確診 指揮中心緊急取消風險劃分


今日午間14時30分記者會,陳時中公布,部立桃園醫院再增2名新確診(第889例與第890例),第889例在1月8日至11日在該院12A病房住院,第890例是陪病家屬,因初判與先前確診13名個案沒有直接關聯,在綠區風險較低病房,可出院自主健康管理,但仍有症狀確診,目前不清楚感染來源。


陳時中在下午記者會中,仍然採用紅黃綠風險劃分病房,晚間記者會緊急宣布不再風險劃分,全棟住院大樓都匡列高風險,陳時中特別解釋,上午因時間緊迫,先處理最高風險,討論量能是否足夠,下午再次開會檢討,參考同仁、專家、疫調人員看法,必須把防火牆範圍再擴大,才能將社區風險減至最低。


陪病者與同住家人難追蹤 暫時未接聯繫也請在家


陳時中也說明,出院病患比較容易追蹤,但陪病者就比較難處理,同住家人則最難追蹤,因此先請所有相關接觸民眾,先在家請勿外出,衛福部與地方政府將會有專人陸續聯繫,如果沒有接獲通知,也可以撥打防疫專線1922,會全力協助安排,話務人員會最大量能調度,協助解決各項問題。


指揮中心提醒3類民眾務必小心 隔離完將安排採檢陰性才可解除


指揮中心表示,回溯1月6日至19日醫院感染事件包含:(一)出院病患及其同住者、(二)陪病者及其同住者、(三)案889就醫時相關接觸者,即日起全數列入居家隔離至出院後14天,若已完成居家隔離者將安排採檢,並持續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未完成居家隔離者,將持續完成再安排採檢。


指揮中心說明,為使醫療院所提高警覺,另於健保雲端提示增列自1月6日起曾至部桃門急診就醫病人及工作人員,列入自主健康管理對象。


衛福部專人、警政、民政 全數啟動協助聯繫


指揮中心提醒,有關上述醫院相關接觸者即刻起請勿外出,等候通知;自今晚6時起,由衛福部專人及警政、民政等相關單位協助聯繫,或民眾可直接撥打1922,提供資料,以利協助安排。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1晚小便10次站馬桶前就2滴 男人40要留意攝護腺肥大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科學證實」最有效的肌肉運動大公開! ◎肌肉「缺氧」是疼痛來源! 肌肉的收縮與弛緩放鬆緩和是由運動神經發出命令,在正常情形下,收縮後會順利放鬆。不過,一旦某部位出現疼痛或疲勞症狀,運動神經便無法鎮靜,持續對肌肉發出收縮命令。肌肉便會不斷收縮變硬,壓迫周圍血管,血液循環越來越差。 血液循環不良,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寶寶罹患基因遺傳性疾病,是所有家長最大的惡夢,為何父母同源染色體的配對與互換後,會導致基因變異?國內頂尖團隊透過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技術破解遺傳之謎,發現DMC1蛋白酵素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有助於研究不孕症、唐氏症、基因缺陷等疾病。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本土案例於24日新增2起,目前感染源不明,因此擴大匡列5000位相關人士,一度造成民心恐慌,指揮官陳時中為此召開3次記者會說明相關案情,安撫民心。今(25)日並無新增案例,但桃園部分企業已公告居家辦公,減少風險,對於是否要提升防疫措施,陳時中回應,目前疫情尚在第一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冬天寒冷,不太流汗,許多人不覺得口渴,就懶得喝水,也不太上廁所,腸胃科門診發現,便秘患者明顯增加,大人小孩都有,其中以老年人症狀較為嚴重,囤積過多糞石,以致排不出來,在急診護理人員協助下,挖出1、2公斤硬便。 便秘已經成為文明病,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指出,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