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師被隔離,薪資怎麼領? 醫師職業工會憂:不給薪也不違法

醫師被隔離,薪資怎麼領? 醫師職業工會憂:不給薪也不違法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期傳出多名醫師因工作染疫,除了無法繼續工作以外,也將被隔離治療一段長時間。醫師職業工會今20日指出,依據我國現行法規,染疫醫師如果不適用勞基法、又不屬於約聘或是公務員身分,被隔離治療期間雇主不需要給薪水,醫師只能領取部分勞保補償,呼籲主管機關趁機檢討改正。

醫師進用身分複雜 有些身分隔離恐領無薪

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廖郁雯解釋,目前台灣的醫師進用身分非常複雜,有的人是公務員、有的人受勞基法保障,有的人有勞保、有的人則是公保。今天尚不清楚兩名在工作現場染疫的醫師為何種身分,但若其身分別不受勞基法保障,又不是標準的公務人員,則隔離治療期間僅能領取勞保給付投保級距的7成。勞保投保級距上限為45,800元,也就是說最多領到3萬餘元,其餘差額,雇主沒有任何法律義務必須補償

醫師職業工會發言人陳亮甫醫師舉例,全台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醫師受勞基法保障,染疫隔離治療期間,依法雇主必須給付全薪。如果是公務員醫師,只要醫院主管認定是因工作染疾,隔離治療期間便算是公假,當然也可以領到全薪。但,偏偏介於公務員與勞基法之間、極大多數的醫師沒有勞基法的全額薪資保障,病假期間又可能遭扣薪水,隨肺炎疫情增溫,因工作感染者漸增,主管機關亦應正視。

《醫療法》增訂草案擱置 工會籲政府正視法規

醫師職業工會過去曾多次向主管機關爭取,而衛福部也推出《醫療法》增訂醫師勞動權益專章(草案),有意讓大部分醫師得以適用勞基法裡部分規定,因工作染病可以得到全額薪資補償,但至今修法草案仍擱置不前。雖然相信醫院不會一毛不拔,政府也針對COVID-19感染醫護有補貼,但工會仍呼籲主管機關正視法規漏洞盡速制訂明文保障讓醫療人員真正免除後顧之憂,全心對抗傳染病。

【延伸閱讀】

輕忽二度中風威脅,他們懊悔「千金難買早知道」

乾眼症可以近視雷射手術嗎? 眼科醫師:術前評估很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8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5歲的張先生,平時熱愛運動又從事業務工作,時常曝曬在大太陽下,自認身體狀況健康,直到去年後腦的頭皮長出一顆黑痣,且異常搔癢;不料,不慎抓傷後血流不止,至醫院檢查竟發現,罹患致死率極高的黑色素細胞癌。收治患者的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張義芳指出,去年7月該患者經切片檢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許多兒童不會吞藥,家長都會要求藥師將藥丸磨成藥粉,好免去小孩吞藥的困擾,也方便餵食;不過,藥師提醒,藥丸磨成粉不但容易影響品質,若磨藥的器具不乾淨更會造成藥品汙染,且藥粉通常具有濃濃的苦味,會讓小孩更不想吃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李美珊指出,藥丸磨成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全球邁向人口老化趨勢,台灣也不例外,根據內政部統計發現,2012年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高達256萬人,占全國人口約11.15%。隨著人口老化,罹患失智症的患者比例也提高,台灣失智症患者已超過17萬人。營養師強調,透過正確的飲食,能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目前失智症分為兩...

閱讀詳情 »

教室、團體中總是有些人默默坐在一旁,不愛出鋒頭,讓人一不小心就忽略了他們。但這種「內向」特質也使他們與眾不同,甚至博得他人的信任與喜愛,你注意到了嗎?他們具有以下5種特質。1.一個好的聆聽者一群人在一起高談闊論時,害羞的人常常只是安靜聆聽、一語不發,相對於那些侃侃而談者,簡直像是空氣一般。但你以為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