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師被隔離,薪資怎麼領? 醫師職業工會憂:不給薪也不違法

醫師被隔離,薪資怎麼領? 醫師職業工會憂:不給薪也不違法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期傳出多名醫師因工作染疫,除了無法繼續工作以外,也將被隔離治療一段長時間。醫師職業工會今20日指出,依據我國現行法規,染疫醫師如果不適用勞基法、又不屬於約聘或是公務員身分,被隔離治療期間雇主不需要給薪水,醫師只能領取部分勞保補償,呼籲主管機關趁機檢討改正。

醫師進用身分複雜 有些身分隔離恐領無薪

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廖郁雯解釋,目前台灣的醫師進用身分非常複雜,有的人是公務員、有的人受勞基法保障,有的人有勞保、有的人則是公保。今天尚不清楚兩名在工作現場染疫的醫師為何種身分,但若其身分別不受勞基法保障,又不是標準的公務人員,則隔離治療期間僅能領取勞保給付投保級距的7成。勞保投保級距上限為45,800元,也就是說最多領到3萬餘元,其餘差額,雇主沒有任何法律義務必須補償

醫師職業工會發言人陳亮甫醫師舉例,全台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醫師受勞基法保障,染疫隔離治療期間,依法雇主必須給付全薪。如果是公務員醫師,只要醫院主管認定是因工作染疾,隔離治療期間便算是公假,當然也可以領到全薪。但,偏偏介於公務員與勞基法之間、極大多數的醫師沒有勞基法的全額薪資保障,病假期間又可能遭扣薪水,隨肺炎疫情增溫,因工作感染者漸增,主管機關亦應正視。

《醫療法》增訂草案擱置 工會籲政府正視法規

醫師職業工會過去曾多次向主管機關爭取,而衛福部也推出《醫療法》增訂醫師勞動權益專章(草案),有意讓大部分醫師得以適用勞基法裡部分規定,因工作染病可以得到全額薪資補償,但至今修法草案仍擱置不前。雖然相信醫院不會一毛不拔,政府也針對COVID-19感染醫護有補貼,但工會仍呼籲主管機關正視法規漏洞盡速制訂明文保障讓醫療人員真正免除後顧之憂,全心對抗傳染病。

【延伸閱讀】

輕忽二度中風威脅,他們懊悔「千金難買早知道」

乾眼症可以近視雷射手術嗎? 眼科醫師:術前評估很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8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中慈濟醫院響應慈濟基金會行動舉辦「祈願弭災 募愛援烏」募心募愛祈禱活動,祈願俄烏戰爭能夠儘快弭平,並募集眾人愛心協助受到戰火波及的烏克蘭人民,讓他們能夠能夠安身、安心。 靜心祈禱 凝聚愛主動關懷 簡守信院長致辭表示,大家看到烏克蘭人民逃離家園的畫面一定很捨不得,同仁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一名65歲陳先生(化名),確診原發性顫抖已10年,手抖現象嚴重。平時不僅用筷子夾東西、進食有困難,當有需求要至銀行辦理業務時,簽名也是一大難題,尤其一察覺別人的目光,又會因緊張、焦慮反使症狀加劇,陷入惡性循環。麻煩的是,陳先生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服用乙型阻斷劑這類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50多歲中年男性,曾開過2次鼻竇炎手術,近半年來,他眼瞼下垂、視力減退、眼睛越來越凸,多次就診卻找不出原因,經轉診至耳鼻喉科進一步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是鼻竇炎復發,且膿瘍蓄積併發額竇、篩竇囊腫;醫師建議採取鼻竇內視鏡修正式Lothrop微創手術,並搭配「導航系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醫藥技術進展與治療選擇的多元化,患者在醫療決策中扮演的角色逐漸受到重視,然而,過往評估治療成效往往著重在醫師所評估的療效指標,雖然能透過客觀的生物醫學測量評估效果後給予相應的治療,但與患者自身對於治療的期待可能存在落差。 櫃姐不堪手指乾癬困擾 醫師透過患者自我評量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