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療暴力多發生在急診 警民合作營造友善就醫環境

醫療暴力多發生在急診 警民合作營造友善就醫環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105年至107年9月期間,北市醫療院所通報滋擾妨礙案件共計185件,其中醫學中心100件、區域醫院77件及其他醫療院所8件,經調查後認涉違反醫療法第24條第2項規定「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以行為暴力致生危害醫療安全或其設施者計有93件,其中經司法機關審理裁處8件,不起訴計37件,其餘48件司法審理中。

醫療暴力急診室最多 門禁警民合作把關

依據統計發現,醫院滋擾事件中,最容易發生的地點為急診室,常因民眾不耐久候,情緒失控因而辱罵、威脅甚至毆打醫護人員,亦有霸佔診間等的狀況,不僅延誤就醫,也因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影響到其他病患就醫權利,甚至延誤危急病患的黃金搶救時間。

臺北市衛生局為強化各醫院急診室之安全,加強醫院急診室安全防暴措施,進行門禁管制、警民連線、24小時保全人員、張貼反暴力海報、急診室之診療區與候診區作業空間明顯區隔等措施,並與當地警察機關合作,落實110通報,發揮統合應變能力及快速合作機制。

互相尊重 才有醫護能救命

臺北市衛生局表示,醫院是傷病患等待被救治的場所,任何人都不該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暴力方式,妨礙醫療業務的執行,以致影響病人安全,由於滋擾暴力事件,容易發生在醫院人手不足的時段,因而產生誤會爭執,若民眾需在此時段就醫,雙方需要互相包容體諒並耐心等候,且尊重醫療專業處置,才能共創良好的就醫環境有安全醫療職場讓醫護同仁安心工作,才能盡全力搶救生命守護健康。

謹記就醫分級 避免小傷衝急診

臺北市衛生局再次呼籲,預防暴力滋擾事件之產生,需建立在正確就醫態度及有效的醫病溝通基礎上。為減少急診壅塞及病患不耐等候衍生之問題,籲請民眾配合「大病大醫院、小病小醫院(診所)」之就醫分級觀念;亦期望民眾能尊重醫護專業,多給正向回饋,不單能提升醫療團隊士氣,更能打造良好的就醫環境,營造友善醫療環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9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鼻竇炎有哪些治療的選擇?一般來說,鼻竇炎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鼻內局部治療為輔,而嚴重或慢性鼻竇炎才考慮以手術治療。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陳益瑋醫師呼籲,鼻竇炎是可以治好的疾病,除了藥物治療外,目前鼻竇內視鏡手術都非常先進,民眾千萬不要誤信燒鼻偏方,以免燒灼鼻腔的重要結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更改菲律賓入境採檢規定,9月24日開始轉變成居家檢疫期滿前採檢,日前首批解隔離前檢驗,今(9)日確診2名解封菲國民眾,因居家檢疫14天內多是獨處,此沒有況列接觸者;另外,1名烏克蘭籍民眾也是檢疫期滿,自費檢驗確診陽性,目前掌握接觸者9人。 菲律賓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鼻竇炎有哪些治療的選擇?一般來說,鼻竇炎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鼻內局部治療為輔,而嚴重或慢性鼻竇炎才考慮以手術治療。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陳益瑋醫師呼籲,鼻竇炎是可以治好的疾病,除了藥物治療外,目前鼻竇內視鏡手術都非常先進,民眾千萬不要誤信燒鼻偏方,以免燒灼鼻腔的重要結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