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療暴力多發生在急診 警民合作營造友善就醫環境

醫療暴力多發生在急診 警民合作營造友善就醫環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105年至107年9月期間,北市醫療院所通報滋擾妨礙案件共計185件,其中醫學中心100件、區域醫院77件及其他醫療院所8件,經調查後認涉違反醫療法第24條第2項規定「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以行為暴力致生危害醫療安全或其設施者計有93件,其中經司法機關審理裁處8件,不起訴計37件,其餘48件司法審理中。

醫療暴力急診室最多 門禁警民合作把關

依據統計發現,醫院滋擾事件中,最容易發生的地點為急診室,常因民眾不耐久候,情緒失控因而辱罵、威脅甚至毆打醫護人員,亦有霸佔診間等的狀況,不僅延誤就醫,也因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影響到其他病患就醫權利,甚至延誤危急病患的黃金搶救時間。

臺北市衛生局為強化各醫院急診室之安全,加強醫院急診室安全防暴措施,進行門禁管制、警民連線、24小時保全人員、張貼反暴力海報、急診室之診療區與候診區作業空間明顯區隔等措施,並與當地警察機關合作,落實110通報,發揮統合應變能力及快速合作機制。

互相尊重 才有醫護能救命

臺北市衛生局表示,醫院是傷病患等待被救治的場所,任何人都不該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暴力方式,妨礙醫療業務的執行,以致影響病人安全,由於滋擾暴力事件,容易發生在醫院人手不足的時段,因而產生誤會爭執,若民眾需在此時段就醫,雙方需要互相包容體諒並耐心等候,且尊重醫療專業處置,才能共創良好的就醫環境有安全醫療職場讓醫護同仁安心工作,才能盡全力搶救生命守護健康。

謹記就醫分級 避免小傷衝急診

臺北市衛生局再次呼籲,預防暴力滋擾事件之產生,需建立在正確就醫態度及有效的醫病溝通基礎上。為減少急診壅塞及病患不耐等候衍生之問題,籲請民眾配合「大病大醫院、小病小醫院(診所)」之就醫分級觀念;亦期望民眾能尊重醫護專業,多給正向回饋,不單能提升醫療團隊士氣,更能打造良好的就醫環境,營造友善醫療環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9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失智症長者及其照顧者規劃一系列課程,委託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失智症居家照顧講座,自107年6月起陸續於南港區、大安區、內湖區、文山區、中山區與北投區辦理;還有失智長者樂齡課程即將於臺北市十二區起跑,皆免費報名參加。此外,面對長期照顧長者、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癌症患者在進行化學治療期間,常因治療副作用讓食慾變差,導致免疫力降低,造成治療中斷或是無法治療,究竟該怎麼吃才能補足應有的營養,讓治療順利完成?癌友白血球數量低於3000 恐使化療中斷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指出,人體中每立方公釐的血液大約有3400-10000...

閱讀詳情 »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林暐鈞 出社會後,幾乎很少運動,長期坐著更是家常便飯,長久下來,有些人身體開始出問題,原本健壯的膝蓋,開始走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深怕持續下去連正常『走路』都是渴求。對此,曾任國家隊隊醫力康復健科診所凃俐雯醫師說,想改善膝蓋無力,必須強健周邊肌肉,做『抬膝』加『勾腳』的動作,是時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花蓮慈濟醫院婦女健康中心在引進達文西機器手臂、單孔腹腔鏡手術、子宮腔鏡門診與新住民門診等設備及服務後,2018年整合西醫與中醫的專長,設立中西醫婦女整合門診服務,每周開設兩次整合門診,用跨領域的方式,守護婦女的健康。中西醫結合是心理與體質的完整治療花蓮慈院婦產部主任朱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