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大生未規律服預防性藥物 赴非洲染上瘧疾

女大生未規律服預防性藥物 赴非洲染上瘧疾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2例國外群聚感染瘧疾事件,上月10日至23日,北部12名某大學師生赴非洲烏干達進行社會服務,其中2名女大學生,返國後分別在本月4日及6日,出現發燒、寒顫、噁心、嘔吐等症狀,經通報檢驗,確診為感染熱帶瘧,目前住院治療中,但2人症狀均已改善;另外,該團其中1名學生,也曾在烏干達出現症狀並診斷為瘧疾,所幸返國前已治癒。

感染瘧疾 嚴重恐造成肝腎衰竭

感染瘧疾,早期症狀與流感類似,或未及時治療,數天後恐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顫抖、發燒等症狀,嚴重甚至恐發生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等;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林菀茹指出,這次2名女大生個案,雖出國前都曾赴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且服用瘧疾預防性藥物,但其中不僅1人未規律服藥,另外一人也僅服用兩天,因此提升感染風險。

前往疾病流行區 應赴旅遊醫學門診先諮詢

近年來,國人赴南美洲或非洲國家旅遊,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但像是肯亞、巴西亞馬遜雨林等國家,就是黃熱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及瘧疾等疾病高風險國家,因此民眾若要前往瘧疾等疾病流行地區,應至少在出國前1個月,赴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最重要是依照醫師囑咐,確實服用瘧疾預防藥物。

赴旅遊醫學門診諮詢 醫師會給予完整評估

所謂旅遊醫學門診,醫師會根據旅遊者個人的性別、年齡、過去疾病史、旅遊活動等,提供完整建議,包括旅遊地區的風險評估,提供最新疫苗資料;林菀茹醫師指出,另外也會針對一般民眾,孕婦、嬰幼兒、慢性病患、老人等特殊對象,進行出國前的身體評估與諮詢,並給予登山、潛水等旅遊活動須特別注意的事情。 

出國前及早施打預防性疫苗 遠離疾病纏身

另外,出國前也記得要接種疫苗預防,包括A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疫苗、黃熱病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傷寒疫苗、小兒麻痺沙克疫苗等,像是高山症預防用藥及瘧疾預防用藥,也要隨身攜帶,旅遊後,更應掌握身體狀況的追蹤;林菀茹醫師提醒,在出國前4至6週就能預約看診,提早施打、服用預防性疫苗及藥物,並攜帶護照及旅遊行程,提供給醫師完整參考,就不用擔心疾病找上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9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黑痣是痣細胞的聚集,會生長在身體任何的部位,先天和後天都有可能形成;開業皮膚科診所醫師蔡旻倩指出,大多數的痣在20歲以前就會出現,且每顆都有自己的生長模式,甚至也會隨著年齡變大、顏色變淡等,也可能漸漸消失。尤其青春期、懷孕以及曬太陽等因素,都會促使痣的顏色產生變化,甚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27歲女性,因天氣變冷,促使皮膚出現搔癢、脫屑等現象,甚至嚴重至無法入眠;開業中醫診所中醫師顧興怡指出,主要是因冬天天氣較乾燥,使得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減少,導致皮膚缺水等現象,若因搔癢抓破皮,造成傷口發炎,長期下來還會因色素沉澱,使皮膚暗沉,不得不慎。包括年輕女性、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許多人都會愛心捐血,但由於冬天易好發疾病,讓許多捐血的民眾都質疑自己萬一服藥,會不會影響捐血情況;鹿港基督教醫院藥劑課藥師游逸群指出,其實民眾不妨可以在捐血前自我檢查,確定自己用藥無虞,才能放心捐血助人。像是服用維他命、當歸、四物,甚至是一般胃藥、普拿疼等,並無捐血限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快過農曆年了,很多人會利用週末假日大掃除,但卻有可能長時間以同樣姿勢打掃而造成身體疼痛;醫師建議,民眾在選擇清掃工具上要特別謹慎,應選用較好材質的工具,而且清潔程序也要注重,避免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才可免於腰痠背痛也跟著上身。桃園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徐其昭表示,在大掃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