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重度異位性皮膚炎 八年無法升學工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重度異位性皮膚炎 八年無法升學工作

每逢季節交替,天氣忽冷忽熱,總是讓方先生心驚膽顫。八年前,方先生大學畢業前夕,全身皮膚突然搔癢無比,不僅四肢伴有紅疹、脫屑,身體軀幹同樣乾燥甚癢,體表面積滿是紅疹,常因搔抓使皮膚破皮流血,還因此細菌感染,緊急住院治療後,確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自從發病後,情況始終不見好轉,多年來反覆因病情加重住院治療,大學畢業後無法繼續升學、找工作,也因使用口服類固醇治療,導致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產生,方先生表示「八年來從不知道不會癢是什麼感覺。」

異位性皮膚炎為常見疾病 成人患者高機率為中重度
台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陳怡行主任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國人常見疾病,患者因過敏加上體表產生絲聚蛋白的基因突變,皮膚天然保濕因子不足,導致皮膚表皮保護力下降,皮膚容易受到外來刺激影響發炎,典型症狀為紅腫、搔癢、乾燥;致病原因複雜,可能與基因、免疫系統及環境過敏因子有關。根據臨床統計,小孩與成人都有可能發病,但成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中,有相當高的機率可能是中重度患者。

陳怡行主任指出,目前異位性皮膚炎的常見治療方式,包含局部塗抹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口服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光照治療等,但傳統治療較不具專一性,容易在壓制患處症狀的同時,也影響了正常免疫系統的運作,還得擔心可能的副作用及影響肝腎功能;倘若降低藥物劑量,卻又無法成功抑制皮膚發炎反應,常常讓醫師在臨床治療上陷入兩難。

新型生物製劑 治療後有明顯效果
「新型生物製劑出現後,治療才終於有突破性發展,方先生很幸運是第一批使用到的病人,治療完第二天他的全身癢感就消失了,三個月後全身紅皮症狀消退,到第四個月皮膚已開始出現一般皮膚該有的水嫩光澤。」陳怡行主任說,現今方先生的患處已有明顯的改善,僅有輕微徵狀,三個月前也已找到工作,順利回到職場。

陳怡行主任解釋,新型生物製劑與傳統治療差別在於「藥理機轉」,其特性為精準抑制細胞激素,透過對異常且過度免疫發炎重要因子做阻斷,有效減緩「第二型免疫反應」進行,達到抑制發炎連鎖反應,用藥後有大幅改善癢感,也能幫助重建皮膚障蔽功能,同時因為生物製劑是蛋白也較沒有肝腎負擔的疑慮。
陳怡行主任建議,現階段雖然尚未找到方法完全根治異位性皮膚炎,但相較過往療法,新型生物製劑副作用較少,也有機會協助症狀嚴重的病友找回過往生活品質,就像是一種「改變人生的藥物」(life-changing drug),「病友們別灰心,可以將自己的狀況好好與醫師討論,遵從醫囑好好治療,一定能找出一個兼顧生活品質與控制症狀的方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元宵節吃包餡湯圓應景,有哪些飲食事項需要注意?營養師表示,湯圓及元宵都是用糯米所製作,因為有包內餡者,由於有含糖及高油脂的花生或芝麻,故其熱量高。另外,幼兒、牙口不好及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為了避免湍念困難、影響血糖,也該適量攝取。 影響血糖降不下來 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小嵐是20歲的大學生,近2個月的月經都沒有來,一開始以為是面臨期末考壓力太大影響月經,後來開始有噁心嘔吐,到婦產科檢查後,發現竟然已經懷孕10週。醫師詢問後發現,小嵐犯了不少人都會犯的錯,認為體外射精不會懷孕,其實正確避孕應該要「男帶套,女吃藥」,才能雙重防護。 非...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再亂標就開罰,奶油正名7月實施!為強化奶油抹醬、鮮奶油、奶球等市售眾多具乳化效果的調味製品的標示規範,衛生福利部公告,不滿80%乳脂肪的奶油不能直接標示品名為奶油,也不能使用期為植物性奶油作為產品外包裝,此項規定將於106年7月1日正式施行。標示不完整、等於違反食品...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88歲李姓阿嬤因為高燒不退,家人緊急送醫,醫師懷疑患者突發高熱的原因是感染菌血症,立即抽血進行血液培養,傳統的生化鑑定需耗費較長時間,利用質譜儀,在1天內就找出原來造成阿嬤高燒不退的原兇是「鬆脆類桿菌」。 頭痛、頭暈、噁心想吐 發高熱逾40度 一般來說,少數細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