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乳脂肪須達到80%以上才能叫奶油!奶油正名,再亂標就罰400萬!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乳脂肪須達到80%以上才能叫奶油!奶油正名,再亂標就罰400萬!

再亂標就開罰,奶油正名7月實施!為強化奶油抹醬、鮮奶油、奶球等市售眾多具乳化效果的調味製品的標示規範,衛生福利部公告,不滿80%乳脂肪的奶油不能直接標示品名為奶油,也不能使用期為植物性奶油作為產品外包裝,此項規定將於106年7月1日正式施行。標示不完整、等於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2條規定,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乳脂肪須達到80%以上才能叫奶油

奶油及鮮奶油是由乳品衍生的油脂製品,7月即將實施的規定聲明,產品中的乳脂肪須達到80%以上才能叫奶油,乳脂肪含量10%以上未達80%者,則稱為鮮奶油/乳脂/食用乳油/鮮乳油。另以食用油脂製成人造奶油且油脂含量達80%以上之產品,其品名應標示為「人造奶油」;油脂含量達10%以上未達80%之產品,其品名應標示「脂肪抹醬」。

標示不實 最重可罰400萬元

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食品品名應與食品本質相符,食品業者應依所用之原料如實標示,應提供清楚明確資訊,供消費者選購參考。市售奶油、鮮奶油、人造奶油及脂肪抹醬等相關製品,內容物所含乳脂肪或食用油脂未達標準的產品,卻命名為「奶油」、「鮮奶油」或「人造奶油」,屬標示不實,最重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新臺幣400萬元罰鍰,產品依同法第52條限期回收改正。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1名28歲男性洗澡時被家人發現倒臥浴缸內意識不清,消防隊到達現場時發現熱水器裝置在浴室內,因天冷窗戶緊閉,疑似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者有13%為意外,87%因燒炭自殺,主要發生在年輕族群,平均年齡約36歲,男女比率差不多。 防範一氧化碳中毒 注意通風、提高警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詹先生有吃檳榔的習慣,然而近1年多來吃東西或打哈欠,下顎都會不自主發出「喀」的怪聲,並伴隨惱人酸痛。後因疼痛加劇求診,才確定罹患「顳顎關節障礙」,經3次震波治療後,終於可以正常張口。 常咀嚼、吃過硬食物 恐造成臉頰側關節發炎 詹先生在本次求診前,曾接受「喬」下巴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52歲的吳先生工作是司機,休閒時喜歡使用平板或手機,有天要拿牙刷時右手中指無法握起來,勉強握起後就卡住。右手要拿東西時,常覺得拇指無力,手腕處越來越痠痛,原來是罹患輕微扳機指合併媽媽手。 扳機指、媽媽手 都是肌腱發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蔡曜鍵說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1名年約30歲的沈先生,工作常需搬重物,某日搬運時察覺手不自主抖動,後來手抖到字都無法寫,連腳也開始抖、走路遲緩不穩,開始出現頭暈、疲累等症狀。求診後發現沈先生的弟弟曾被診斷威爾森氏症,具有家族病史,檢查後沈先生確診為罕見的威爾森氏症,藥物治療後病情穩定,持續回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