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重憂鬱、焦慮指數升! 疫情之下如何調適情緒?

重憂鬱 焦慮指數升! 疫情之下如何調適情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不見好轉,變種病毒快速蔓延,台灣也出現院內感染事件,防疫期間,不只生活模式被迫改變,身心也受到影響!根據2020年10月發表於《精神藥物期刊》的研究指出,疫情期間,美國年輕人的孤獨感和物質濫用都呈現增長,有百分之80的受訪者出現「嚴重的憂鬱症狀」。

疫情升溫不出門 親子衝突也變多

研究對象中,有63%參與者在調查期間是與2至3位家人同住,當家人相處時間拉長,外出的緩衝空間變少,有時衝突容易升高,因此,防疫隔離居家的家庭活動如何安排也是重要課題。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科醫師陳質采說明,在疫情方興未艾且無法預期的時刻,所產生對未來不確定感,容易引發焦慮或憂鬱,但每個人程度會有所不同,會受疾病的知識、生活習慣調適等因素影響。然而,要改變孩子原已習慣但家人不認同的生活並不容易,建議家長多用鼓勵取代批評,提升親子關係

家長要同理孩子 鼓勵、關懷代替責罵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在不能出門及有限的空間下,不妨挑戰一些以前不會嘗試的事情,與家人玩桌遊、撲克牌,甚至定點體操、雙人健身等,如有孩子較在行的,可角色互換讓孩子成為老師來指導。

此外,線上視訊隨著疫情發展或後疫時代,已然成為生活常態,熟悉使用它或增加家庭和家庭間的視訊,及家長可作為示範主動關心視訊裡的其他家人,也鼓勵孩子與朋友視訊時同時做分享與關懷,便能提升整個社會因疫情孤立或瓦解的復原力。

【延伸閱讀】

選擇醫美療程先等等 醫美顧問:肌膚檢測再決定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別怕 復發積極治療效果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8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過去只能化療,一旦復發便無藥可醫!今年2月,衛福部核准「雙特異抗體」新藥上市,讓復發型或頑固性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擺脫過去無藥可治的困境。嚴重血小板不足 確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54歲的董女士,去年底莫名覺得頭暈,在廁所跌倒無法爬起,家人送醫急診,...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 想要探訪世界美景,是需要強健的體力才有辦法抵達,如果早已習慣每天窩在電視機前看連續劇、缺乏運動,假以時日肯定無法恣意優遊於大自然。因此,維持良好的肌耐力是十分重要的,不僅能夠讓我們血液循環更順暢,還可提高免疫力,想要到哪裡去,也都不成問題囉! 現在,就來看國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情緒波動大? 小心更年期悄悄來報到!年近50歲的孫媽媽,近期情緒起伏特別大。兒子下班回家後,因疲倦不小心打破一個杯子,明明是一件小事,卻讓她當場大發雷霆與兒子吵了起來。而當其他家人嗅到不對勁後,平日為了避免誤觸地雷,則是減少與孫媽媽的互動、敬而遠之,假日也常常藉故外出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口腔出現白斑、紅斑是口腔癌的前兆,但對病患來說,卻是不痛也不癢。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許多口腔癌病患從癌前病變拖到晚期,高達4成就醫時已進入第4期,存活率大幅降低。口腔癌病患少活16.3年根據衛福部2014年癌症登記報告,口腔癌位居十大癌症第5位,發生率為每10萬有2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