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量體溫有哪些方法?  一張圖秒懂

量體溫有哪些方法? 一張圖秒懂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隨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無論是上學、上班、進餐廳用餐或是搭捷運、高鐵,現在都必須先量測體溫;但你知道量體溫有哪些方式?測量時又有什麼「眉角」?

義大醫院家醫科鄭暐霖醫師分析五種常見的體溫量測,教你掌握眉角量得精準:

1、額溫 

☑使用工具:紅外線額溫槍

☑發燒標準:>37.5℃

☑量測方式: 在額頭保持乾燥、無瀏海干擾下,將額溫槍近距離置於眉心的位置,做定點量測,或是採橫向滑動進行測量。

★注意事項:有鑑於額溫槍測量部位屬於人體最外層,易受當下環境影響,每次使用前,應先根據所附說明書所載使用方式置於量測環境,使其感應器與環境溫度達到平衡後再進行操作;被測量者若是剛剛走路或運動,體溫可能略高,建議可以休息10~15分鐘後再測量。

2、耳溫

☑使用工具:紅外線耳溫槍

☑發燒標準:>38℃(惟37.5℃~38℃之間的體溫可能正常也可能是低度發燒,建議於此範圍內應持續追蹤或詢問專業醫事人員)。

☑量測方式:透過紅外線掃瞄耳膜所釋放的熱能,由此得到體溫。但耳道的結構隨著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量耳溫時,3歲以上將耳朵向上向後拉,3歲以下將耳朵向下向後拉,但3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建議使用耳溫模式。

★注意事項:若需搭配耳套使用的耳溫槍,一旦不加裝耳套反而會測量不準;耳溫槍及耳套使用方式請詳閱所附說明書;測量前需確保耳朵清潔,因耳垢太多會影響準確性;因左、右耳溫度不盡相同,測量時應以溫度較高的為準。

3、口溫 

☑使用工具:電子體溫計

☑發燒標準:>37.5℃

☑量測方式:使用前,先用酒精擦拭,再將體溫計置於舌下,口唇閉緊,停留約30秒~1分鐘。會聽到嗶聲表示測量完畢。 

★注意事項:測量前,應避免進食、喝水、抽菸等影響口腔溫度的行為;倘若進食,須30分鐘後再進行測量。

4、腋溫

☑用工具:電子體溫計;水銀溫度計

☑發燒標準:>37℃

☑量測方式:將體溫計的測量端置於腋窩深處,手臂夾緊,電子體溫計停留約30秒~1分鐘,會聽到嗶聲表示測量完畢;水銀溫度計停留約3~5分鐘即可。

★注意事項:腋窩處須注意不要放置干擾體溫的物件,如冰枕;在量測時,應保持腋窩處乾燥,使其不受汗水影響。

5、肛溫

☑使用工具:電子體溫計;水銀溫度計

☑發燒標準:>38℃

☑量測方式:量測前,先塗抹嬰兒油或凡士林作為潤滑,嬰兒採俯臥或仰臥抬腿姿勢,兒童及成人採側臥姿勢,再慢慢將溫度計插入肛門,成人深度約3公分, 嬰幼兒約1.5-2.5公分,電子體溫計約30秒-1分鐘會聽到嗶聲表示測量完畢;水銀溫度計停留約1~3分鐘即可。

★注意事項:測量期間姿勢須固定不能亂動,以免溫度計造成肛門受傷;1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建議使用肛溫模式進行體溫測量。應格外注意衛生,最好僅個人使用,不與他人共用,避免交叉感染。


量體溫有哪些方法? 一張圖秒懂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白髮增加一根根冒 科學家深究白髮產生原因,啟動復原力

宅在家不運動氣血不通 手腳麻中醫籲活血多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2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女性乳房較為緻密,乳腺組織較多,罹患乳癌的風險就會比較高。研究認為,乳房緻密程度這項指標比肥胖、家族史等更重要。不過腫瘤醫學專家指出,未來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有所定論。 乳房緻密度 乳癌重要風險指標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醫學會-腫瘤學期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骨質疏鬆症影響健康隨著醫療照護的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延長,骨質疏鬆已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表示,骨質疏鬆症容易導致骨折,最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為手腕、髖關節及脊椎骨,此外,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身高會逐漸變矮,嚴重者甚至會出現駝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莊先生是名清潔工,因脖子腫大就醫檢查,確診罹患甲狀腺癌,他曾接受放射碘治療,但已發生骨轉移,雙腿痛到無法行走。經醫師建議,自費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後,能拄著柺杖行走,且腫瘤也逐漸獲得控制。但一個月的藥費高達10多萬元,清潔工的收入根本無法負擔。所幸甲狀腺癌口服標靶藥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臉怎麼那麼紅,是不是有喝酒?」「臉上有肝斑,是不是肝有問題?」這些話對患有肝斑、酒糟性皮膚炎的患者來說,不僅是再耳熟不過的疑問句,更常引發酒駕誤會,據了解,約有八成的患者都有因臉頰潮紅被誤認為酒駕遭欄阻受測的經驗。 醫師說明肝斑、酒糟性皮膚炎的成因 國內統計,台灣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