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鍋物料理藏高熱量 營養師教你這樣「挑」食不發胖

鍋物料理藏高熱量 營養師教你這樣「挑」食不發胖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近日天氣變得寒冷,許多人會揪親朋好友一起享用熱呼呼的火鍋聯絡感情,不過,營養師表示,1份涮涮鍋熱量約825至1,018大卡,至於火鍋吃到飽熱量更是驚人,1餐約3,000至4,000大卡,要是每周吃上1至2次,想不胖都難。

 

肥胖嚴重影響國人健康,在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18年國人10大死因中,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病變、肝硬化等7項死因,均與肥胖有高度關聯。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肉片、火鍋料加上湯底,1頓溫暖美味的火鍋熱量恐怕超乎一般人的想像,1頓吃到飽火鍋熱量就可能高達4,000大卡。

 

如何聰明吃火鍋?潘富子表示,只要花些心思挑選火鍋湯底、主食、主菜、火鍋配料、醬料,並改變進食順序,就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又吃的健康。舉例來說,麻辣火鍋光是湯底1,200ml就有1,600大卡,但柴魚昆布鍋湯底僅30大卡。營養師建議,吃火鍋時可挑選原味高湯或蔬果風味湯底,例如,柴魚昆布、番茄、大骨高湯風味等湯底,控制熱量攝取。

 

至於主食,火鍋、涮涮鍋等店家都會準備白飯、冬粉、烏龍麵、科學麵、南瓜、芋頭及玉米等全穀雜糧類,建議以南瓜、芋頭、玉米等含有高膳食纖維的全穀雜糧類做為主食,盡量少挑選白飯、冬粉、烏龍麵、科學麵。值得一提的是,1把冬粉的熱量雖然只有70大卡,但入鍋後吸收湯汁,卡路里也隨之增加了不少。

 

在主菜方面,建議以海鮮、雞肉為主,包括,蛤蠣、鯛魚片、雞肉片等,選擇優先順序為魚、雞、豬、牛。怕胖的民眾切記避免選擇五花肉,因五花肉來自豬或牛的腹部區塊,脂肪含量偏高,1盤五花肉、雪花牛,油脂含量動輒600大卡以上。

 

另外,吃火鍋也別忘了攝取膳食纖維,建議多吃高麗菜、木耳、杏鮑菇、玉米筍、山茼蒿等蔬菜。至於,貢丸、爆漿小丸子、水晶餃、麻吉燒等加工火鍋料,則少吃為宜。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天(25日)無本土及死亡個案,新增18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其中17人為突破性感染,甚至有人打了3劑BNT疫苗還是染疫。此外,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P3實驗室女研究助理染疫事件,相關接觸者483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事件宣告結案。 ▲中研院女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幫助新冠肺炎(COVID-19)染疫康復者儘早回復正常生活,中央健康保險署和衛生福利部各司署共同推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提供確診解除隔離後6個月內之康復者,跨科別「整合門診」及「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照護期限為6個月。康復卻多併發症 設置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爲解決實習放射師常因所學與臨床服務有落差,導致反覆重新擺位造成病人不舒服等問題,大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科運用VR遊戲概念設計出3D虛擬實境影像,只要戴上VR裝置就能在如同在真實檢查環境中反覆練習,加上老師一旁直接指導回饋,將有助於避免病人深陷輻射危害中,目前此檢查訓練也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6歲王太太是虔誠信徒,上月一早打算拉上廟門煮菜,沒想到一彎腰用力,瞬間劇痛讓她當場癱軟,兩天後連睡覺翻身都痛不欲生,最後還是決定就醫,檢查發現是骨質疏鬆性脊椎壓迫性骨折惹禍。突然骨折骨裂 小心本有疏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矯正科主任陳衍仁指出,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50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