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走路姿勢NG磨損膝關節 這款「護膝」檢測彎曲角度

走路姿勢NG磨損膝關節 這款「護膝」檢測彎曲角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在台灣,不少老人家深受膝蓋退化疼痛之苦。為了讓民眾避免因走路姿勢不正確,長期過度磨損而引起退化性關節炎,中正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楊智媖與大林慈濟醫院合作,開發一款「智慧型護膝」。這款智慧護膝結合穿戴式輔具與手機APP,不僅即時檢測步行當下的膝蓋彎曲角度,也能警示彎曲角度是否過當,提醒使用者修正動作,未來更將持續開發偵測關節受力的功能。

避免關節炎惡化 穿戴智慧型護膝檢視行走姿勢

「有的老人家想說膝蓋已經在痛,因為疼痛不敢走路,更不想出門,結果整天悶在家裡久坐,讓關節炎更惡化。」由於中正大學機械系副教授楊智媖專門研究人體下肢力學,讓大林慈濟醫院膝關節中心主任呂紹睿特地找上門,洽談共同設計一款針對退化性關節炎預防的智慧型護膝。楊智媖表示,適當且正確的運動能幫助膝關節排除發炎物質,希望讓不論是一般民眾,還是有膝關節炎困擾的中老年人在穿戴保護膝蓋的同時,也能檢視行走的姿勢,從日常生活中保養膝關節。

APP測量上下樓膝關節狀態 使用者調整彎曲角度

中正大學團隊已開發智慧型護膝的原型及專用的手機APP,只要配戴這款智慧護膝,透過護膝上的感測器就能立即監測膝關節彎曲的角度,並回報顯示在APP上。該智慧型護膝除了一般人在平地行走、快走,還能測量上下樓、爬山上下坡的膝關節狀態。而APP也將不同彎曲程度的資訊繪製成圓餅圖,劃分安全、危險等範圍,讓使用者能即時對照圓餅圖呈現的膝關節姿勢,調整適當的彎曲角度。

腳彎曲超過50度APP亮紅燈 可警覺膝蓋角度過大
楊智媖指出,APP在正常步行的狀態下會顯示綠燈,但如果支撐地面的一腳彎曲超過50度,則會呈現紅燈,彎曲時間太久也會出現紅色警示。此外,中正團隊的技術更能直接從人體姿態明確辨別支撐腳,當穿戴護膝的下肢沒有受力,APP則顯示空白的擺動狀態,楊智媖指出,下肢懸空時,膝蓋彎曲的角度再大都不會受傷,只有腳踏在地面上,膝蓋才會因角度和受力造成傷害。

推廣膝關節退化預防觀念 提高智慧型護膝附加價值 
楊智媖計畫持續開發偵測步行時膝蓋關節承受的力量值,強化智慧型護膝的功能,也將和呂紹睿醫師一起推廣膝關節退化預防的觀念。楊智媖表示,未來將提高APP的附加價值,讓醫師親自穿戴智慧型護膝的原型,利用APP的定位功能實際在嘉義地區走一遭,示範正確走路姿勢,並建立地圖資料庫,免費開放讓民眾參考不同地形時,應留意膝關節的使用、行走速度等資訊。

【延伸閱讀】

你的骨質年齡是幾歲? 老化首要看骨質

中國醫大兒童醫院聖誕趴 病童笑了!醫師扮聖誕老人送禮物

精準驗配、客製智慧型鏡片新趨勢 醫師祭出護眼SOP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5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急診醫師搶救最大難題之一,就是無法立刻知道患者病史,許多突發狀況患者,可能身上沒有健保卡或無法言語,很難查詢用藥與影像檢查記錄,增加緊急狀態下的治療風險。衛福部健保署3月30日開放「因應天災及緊急醫療查詢作業」,急診醫師只要有患者身份證字號,就能調閱病人部分就醫記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為60多歲女性(案394)及20多歲女性(案395),均自美國返國。指揮中心指出,案394於1月22日至美國探親,3月30日返國,由於同班機旅客已有11人確診,因此由居家檢疫對象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襲捲全球,確定個案已經破200萬,臨床顯示,老年人和糖尿病、慢性肝病、腎功能不全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為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族群,醫師提醒,這群人務必格外注意規律用藥,並減少感染風險。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表示,《美國醫學會雜誌》(JAM...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