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控制三高,遠離洗腎! 醫提醒有這三「藥」訣

控制三高,遠離洗腎! 醫提醒有這三「藥」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台灣洗腎盛行率與發生率名列世界第一,洗腎人口至107年底已突破9萬人,腎功能一旦衰退至需洗腎,除造成飲食受限與生活不便外,其他疾病和感染風險更大為提高。現代人的文明病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則是造成腎功能衰退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地邀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張哲銘主治醫師,從三高控制與正確用藥觀點,解析如何顧腎,遠離洗腎風險。
腎臟是三高的受害者 45%是由糖尿病引起
張哲銘醫師說明,腎臟是不痛不癢的器官,具有豐富的血管和血流,默默地過濾全身血液、排泄體內廢物及代謝藥物,所以常是其他疾病和毒物的「受害者」。例如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好,腎臟為了要過濾高糖分的血液,腎絲球會變大、血流量和過濾速率都會增加,長期下來腎臟負擔過重,功能就會受損;高血壓會造成腎臟的血管壁承受巨大壓力,長期下來會使血管變硬、血流量減少,高血脂則有血管狹窄、阻塞、硬化的問題,都會使腎臟受害。
張哲銘醫師說,腎臟病雖可能因為遺傳或自身免疫疾病所導致,例如腎絲球發炎,屬於原發性腎臟病,但現代人因為飲食習慣改變和生活壓力增加,因三高而引起的次發性腎病反而較高,以洗腎病人來說,45%是由糖尿病引起,另外15%是因為高血壓或心臟病。因此,好好控制三高,可以大大減少腎病風險。
三高服藥應規律 控制穩定最顧腎
有部分民眾擔心吃藥傷腎,而沒有規律服用三高藥物,想到才吃藥或是沒有不舒服症狀時就自行停藥,這是錯誤觀念,其實三高沒控制好才是腎臟最大殺手,以高血壓來說,吃藥不規律會使血壓高高低低不穩定,對腎臟的傷害更大。張哲銘醫師也提醒,親人朋友之間,不要分享使用三高藥物,因為即使同樣是血壓藥,但種類很多,機轉各有不同,病人若有其他疾病,有時還有不同的用藥注意事項,醫師處方會因人而異,也會隨病情控制情況調整藥物品項或劑量;因此,按時回診拿藥、規律服用才是保腎良方。
多處就醫要說明 避免多重用藥
另外,罹患多重疾病的患者可能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更應重視腎臟受損風險。張哲銘醫師表示,很多年長者同時間在不同科別拿藥吃,若病人沒有主動說明,可能會有重複處方或交互作用的問題,導致藥效降低或不良反應增加,而加重腎臟負擔,尤其是腎功能衰退到臨界點,但尚未洗腎的病人更應注意。
張哲銘醫師建議,病人應該記下自己吃什麼藥,就醫時告知,或把藥袋帶去給醫師看,若已有腎功能衰退或其他病史,看診時也要主動說明,讓醫師在處方時可以評估考量。
保健食品不是藥 別忽視腎臟負擔
國人保健觀念日盛,常常服用各種保健食品,張哲銘醫師說明,保健食品畢竟是食品,其成分和檢驗過程不如藥品嚴謹,不應期待有如藥品的效果,患有三高的民眾,仍需就醫用藥才能有效控制。另外,坊間保健食品往往誇飾效果,但對腎臟的負擔卻被忽視,有些甚至會藥品產生交互作用,造成身體傷害,建議民眾食用前最好先諮詢醫療人員。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要保護腎臟須從三高的預防和控制開始,透過規律用藥、按時回診、穩定控制,就能降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對腎臟健康的威脅,遠離洗腎風險。

【延伸閱讀】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如何選? 醫師這樣分析
生命奇蹟!車禍撞破左腎脾臟 輸血7500cc救一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5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何小姐有過敏體質,除了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嚴重黑眼圈、無精打采的模樣,還經常陷入鼻子癢、鼻塞、狂擤鼻涕等令人抓狂的狀態,影響工作表現,有次至客戶辦公室提案,沒想到被客戶委婉地要求,請她先擤完鼻涕再繼續,令她當場困窘不已。 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指出,最近氣溫飆高,過敏就診人數明顯增加,原因在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公司的年度例行健康檢查中,由於家族中曾有肺癌病人,李先生(化名)自費做了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發現了小結節,一方面慶幸發現早,但也擔憂小結節會演變成肺癌。如何分辨肺結節是否為肺癌,發現肺結節時有無必要回診檢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內科于鎧綸醫師說明,肺癌只是肺結節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日發生一起乘客揮刀砍警案,該名員警雖經送醫急救,卻仍宣告不治。由於該名乘客有精神疾病史,引起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恐慌,衛福部對此表示,正研修精神衛生法,補強社會安全網絡中的漏洞。也呼籲社會大眾不宜因社會事件,對特定疾病貼上標籤。社會安全網計畫 以預防為優先衛福部表示,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57歲羅姓婦女,長期受焦慮、怕熱、多汗、失眠及反覆性陰道感染等症狀困擾,初期以為是更年期到來,到童綜合醫院中醫科接受接受糖化血色素等相關檢查,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1,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經過中藥治療後,除血糖控制穩定外,陰道發炎的症狀也獲得改善。高血糖危機四伏 中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