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長期下背痠痛竟藏「癌」訊! 她當肌肉酸痛就醫卻照出多處轉移肺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期下背痠痛,竟暗藏癌症警訊。一名59歲女子,就因為長期下背痠痛就診,醫師一看警覺不是一般的肌肉酸痛,安排進一步的影像檢查,電腦斷層赫然發現右肺與骨頭多處結節,手術切除後病理診斷為轉移性肺腺癌,靠著次世代定序檢測才找到適合的特定標靶藥物控制病情。

奇美醫學中心醫療副院長、精準醫學中心主任田宇峯表示,女子一開始利用肺癌常規使用的標靶用藥基因檢測發現無藥可用,只好先採用化學治療搭配免疫治療,好不容易穩定2年之後,今年初做全身骨掃描又發現多處新發的轉移性結節。

為了保命,田宇峯說,除了馬上改變化療複方,同時也考量進行次世代定序檢測,結果找出腫瘤具有罕見型態的EGFR(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突變,適合使用特定標靶藥物,今年6月開始使用針對EGFR的標靶藥物,至今病情穩定,且最近一次的影像檢查也顯示腫瘤有縮小了。

田宇峯說,隨著國人平均壽命逐漸延長以及各類新穎治療技術的發展,利用高階科技執行廣泛且深入的檢測,以利個人化疾病預防以及治療策略的精準醫學,已成為當代尖端醫學的代表,而癌症次世代定序即所謂的癌症基因體定序,因為每個人的基因都是獨一無二的,產生癌病變的原因不同,突變的基因種類也就不同。

田宇峯指出,過去在罹患同樣癌症的病人身上,若採取相同方式治療時,有些人有效果,有些人卻起不了作用,常造成病人極大的心理負擔及醫療資源的浪費,但透過精準醫療,可以依據人類基因體定序的結果進行精準診斷,訂定出個人化的精準治療方式;尤其,以往傳統都為單基因檢測,檢驗範圍較為侷限並耗費太多的人力及成本支出,導入次世代基因定序後,一次檢驗中可完成多基因檢測,提供相較完整基因資訊,讓醫師了解腫瘤特性擬定標靶策略。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瞳孔變白竟是罕見眼癌! 2歲童四處尋醫仍須「摘眼保命」

一雙腳突冒「灰白色鱗狀皮」無一寸正常皮膚 罹這病害她躲家十多年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再起,全台醫院即起再度全面下達門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宣布,全國醫院即日起除例外情形,停止開放探病,並調整住院病人、陪(探)病者及醫療照護人員篩檢及疫苗接種等相關規定;符合例外情形經醫院同意探病者,也要完成兩劑疫苗接種並出具探視日前3...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面對傳播力極強的Omicron入侵台灣社區,總算盼到首批口服「特效藥」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下午公布我國向美商默沙東公司採購的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Molnupiravir,首批2016人份療程已於今日清晨運抵台灣;至於輝瑞的口服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搶打第三劑疫苗,以莫德納疫苗最受青睞,但何時才有新一批疫苗到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透露,最快這兩天就會有150到155萬劑的莫德納疫苗運抵台灣,數量得視航班載貨量而定;只不過,陳時中也說,受到美國機場近來發生有5G網絡通信設備的飛安憂慮,...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桃園疫情大爆發後,本土疫情真的盼來收歛了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15例本土個案及36例境外移入,都比前幾天大幅減少,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都直呼慶幸,但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境外移入個案隨著入境人數的高峰期已過,減少是可以想像得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