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接觸特定空汙和交通噪音 恐提高罹患心臟衰竭風險

長期接觸特定空汙和交通噪音 恐提高罹患心臟衰竭風險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新1項研究警告,長年暴露在空氣汙染和噪音汙染中,會增加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哥本哈根大學環境健康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作者 Youn-Hee Lim表示,研究發現長期接觸特定空氣汙染和道路交通噪音,皆會提高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特別是吸菸或患有高血壓者。


Youn-Hee Lim補充說明,為了盡量避免受到空氣及噪音汙染影響,應制定排放措施等策略,同時也必須鼓勵戒菸和血壓控制,以幫助降低個人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


Youn-Hee Lim的研究分析超過 22,000名丹麥女護士,追蹤數據長達15到20年。研究人員發現,3年內細懸浮微粒(PM2.5)暴露量每增加 5.1 微克每立方米(µg/m3),心臟衰竭的風險就會增加17%;3年內二氧化氮(NO2)暴露量每增加 8.6 µg/m3,心臟衰竭的風險就會增加10%;而3年內道路交通噪音每增加9.3分貝,心臟衰竭的風險就會增加12%。


然而,根據10月份發表在《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的研究指出,接觸到細懸浮微粒及曾吸菸者,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會增加72%。


Youn-Hee Lim進一步說明,研究人員對於空氣汙染和交通噪音,這兩個環境因素如何相互作用感到驚訝。與交通噪音相比,空氣汙染對心臟衰竭的影響更大;暴露於高度空氣汙染和道路交通噪音的女性,罹患心臟衰竭風險的增加幅度最大。


此外,大約有12%的人在參與研究時患有高血壓,30%發生心臟衰竭的護士有高血壓病史,她們同時也是對空氣汙染最敏感的族群。


編輯:林詩恩


更多NOW健康報導
▸突然劇烈頭痛又肢體無力 很可能是硬腦膜下血腫別輕忽
▸新型口服黃體素緩解子宮肌腺症 改善經痛保留生育能力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日寒流來襲,氣溫驟降日夜溫差大,根據疫情監視資料,上周類流感門診就診人數有9萬4048人,類流感急診1萬5220人次,總共將近11萬人因類流感就診。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應保持室內通風,如有呼吸道症狀者,請務必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儘量在家休養。根據疫情監測資料顯示,本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歲末年關將近,為了讓獨居長者在農曆年前享受過年的溫暖,台北市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士林健康促進協會特規劃,發給長者禮券及陪同獨居長者採購年貨,邀請90多位獨居低收長輩一起參與。而除了採買年貨外,現場也有中醫義診、頭髮義剪、提供長輩血壓量測及早期失智症篩檢等服務,為長者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約有19萬名失智老人,推估在2056年會增加到72萬人!當家中有失智長者時,往往會成為照顧者精神上很大的負擔,尤其男性照顧者往往較不愛向人傾訴壓力,容易因此發生悲劇。為了呼籲大家多加關心男性照顧者,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出版「失智症照顧錦囊一」,教授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不少正妹愛自拍,常會選擇彩色放大片來配戴,一戴上就有雙水汪汪大眼睛,因而惹來不少投注的目光;但由於彩色放大片比一般隱形眼鏡來得貴,長期累月下來,也是一筆可觀的費用,於是就有正妹去購買來路不明的放大片,導致角膜缺氧紅腫,甚至出現眼角膜潰瘍造成眼內炎!萬芳醫院眼科主任吳建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