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所有藥都是飯後服用? 未必!這幾種藥物應該在飯前吃

所有藥都是飯後服用? 未必!這幾種藥物應該在飯前吃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許多人認為,必須在吃飯後才能服用藥物,但這可不一定。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表示,止吐藥物、抑制胃酸、治療胃食道逆流藥物、部分降血糖藥物等都需用餐之前服用,民眾務必遵守用藥指示,以免藥效打折扣。


張文靜說,一般藥品若沒有特別指示,大多都是以飯後服用為主,主要原因就是擔心忘記吃藥,或是空腹時用藥容易傷胃,但還是有少數藥品是在「飯前」服藥。


飯前服藥,指的是病人在空腹的情況下服用藥品,避免食物影響藥品吸收,進而影響藥效,建議於飯前30分鐘至1小時或飯後2小時以上,等胃排空後,再服用藥品。


張文靜指出,飯前用藥,以降血糖藥物為主,例如,胰島素針劑也是在飯前使用,部分降血壓藥物也是如此,才能有效降低飯後血糖,如果用餐後再用藥,就來 不及調控血糖。


此外,止吐藥物也必須在用餐前用藥,如果在吃飯後、腸胃裡充滿食物,就較難達到止吐效果,必須在空腹或是尚未吃東西時,服用止痛藥物,才能增加胃排空,促進腸胃蠕動。張文靜說,服用抑制胃酸,以及治療胃食道逆流的藥物也必須在用餐之前使用藥物,否則就會降低藥效。


食藥署提醒,在不對的時間吃藥,可能會影響藥效,甚至造成身體不適。民眾服藥前應依照藥袋或藥品說明書、仿單的指示內容,或是諮詢醫師、藥事人員,以確保在正確的時間內服藥。


更多NOW健康報導
▸突然劇烈頭痛又肢體無力 很可能是硬腦膜下血腫別輕忽
▸新型口服黃體素緩解子宮肌腺症 改善經痛保留生育能力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北市出現首例因腸病毒死亡個案!台北市1名出生才8天女嬰,因感染腸病毒重症而死亡。臺北市疾病管制處處長陳少卿表示,經過調查,此女嬰家中接觸者皆無腸病毒相關症狀,女嬰母親說,寶寶在出生第二天就有食欲不振、嗜睡等症狀,第三天出院返家,女嬰仍有睡覺喘不過氣、發燒等症狀,所以到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國人飲食西化,運動量又普遍不足,導致肥胖人數急速上升之外,糖尿病也成為了國民病。根據統計,102年臺北市糖尿病每十萬人口死亡率32.09,位居十大死亡原因第5位,士林區糖尿病死亡率每十萬人口36.64,位居十大死亡原因第4位,遠高於臺北市。 在士林區,有一群糖尿病友與護...

閱讀詳情 »

我們有時候會發現眼睛周圍會突然冒出一些白色顆粒狀的小疙瘩,再大一點變成了息肉,如果又變黑,總是被人以為是痔,小編就長在眼角下方,還被長輩唸說那邊長痣,不是我會劈腿就是另一半會劈腿,氣得我不知道如何解釋,其實這個是脂肪粒呀!那麼脂肪粒如何才能去除了?脂肪粒的產生原因又有哪些?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閱讀詳情 »

洗頭是我們日常中經常做的事情。洗頭可以清除頭髮根部以及頭髮絲上的污垢和頭皮分泌物。很多人洗頭的目的就是保持個人衛生,小編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洗頭的另外一種功效——有助長壽。頭部的穴位有很多,有些甚至還是可以控制生命的命穴。所以,洗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養生之法。那麼,用什麼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