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清粥配小菜 當心肌少症

長期清粥配小菜 當心肌少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會將家中長輩的體重減輕、手腳無力、行進變得緩慢的情形視為正常老化,卻沒想過可能是錯誤飲食習慣所致。不少長者習慣吃清粥配小菜做為一餐,鮮少攝取含蛋白質食物,長期下來,造成蛋白質攝取不足,肌肉量流失、肌力衰退,罹患肌少症。除身體無力、精神疲倦,日常生活大受影響外,嚴重甚至導致長輩失能,死亡率提高。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郭柏良提醒,若要遠離肌少症,擁抱樂齡生活,需注意日常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取。

蛋白質攝取不足 當心肌少症

郭柏良營養師指出,蛋白質為人體必須營養素,不只是人體的血球、抗體、荷爾蒙等原料,更關係肌肉合成及骨骼發展。根據國民健康署,一般人蛋白質每日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0.8-1克,而小孩與老年人則為每公斤1-1.2克,但若成人BMI值大於27、老年人大於30,則會依肥胖情形以理想體重估量,郭柏良營養師表示,老年人的BMI值介於27-30有較高的存活率以及較佳的營養與健康狀況。

然而許多年長者卻因擔心肥胖、三高、腎臟疾病,飲食以蔬食為主,或是因牙口不好只喝粥或補湯等,如果又缺乏豆類的攝取,容易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長期下來,除易出現頭髮枯黃、皮膚乾癟、抵抗力下降、血壓降低、心跳過慢、水腫等問題,更將直接造成肌肉量流失,提升罹患肌少症的風險。

預防肌少症 營養師提3原則

肌少症影響日常生活甚劇,隨著肌肉量流失,手腳會開始無力、行動越漸困難,容易反覆跌倒,增加骨折風險,老人失能危機大幅上升。郭柏良營養師表示,想要預防肌少症,最有效的方法是透過飲食及運動,運動以能訓練肌力的阻抗運動為主,如彈力帶運動或健走等,但最重要的仍是攝取足量蛋白質,郭柏良營養師建議民眾遵從以下原則,攝取蛋白質能安心又健康:

1.  植物性蛋白質較佳:相較動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少了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對降低膽固醇、延緩腎功能惡化、改善肝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及降低尿酸合成,預防痛風有其益處。

2.  天然食物為主:食物若經過度加工,容易有較高的鈉及脂肪含量,故飲食當以天然食物為主,以免增加身體負擔。

3.  慎選烹調方式:簡易烹調比起油炸更能保留食物的營養,油炸後的食物易產生較多反式脂肪,容易導致三高問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且高油食物會抑制食慾,可能影響進食量。

針對牙口不好的年長者,郭柏良營養師建議以豆漿代替水煮粥,除較清粥多了蛋白質,同時也因稠度增加能減少老人嗆咳風險。另外,更提供根據年長者所需營養素調配的豆漿燉飯食譜,以豆漿入飯,不需額外進食,亦能攝取足量蛋白質。

食材

    份量

    重量

白飯

   1碗

    200g

無糖豆漿

   1杯

    250c.c

濕豆皮

   1片

    60g

紅椒

   --

    25g

黃椒

   --

    25g

海帶芽

   --

    5g

橄欖油

   2匙

    10g

味噌

   1匙

    5g

   適量


1.紅黃椒去籽切小丁、海帶芽泡開切細碎、味噌和水拌勻。作法:

2.熱鍋後將上述食材下鍋拌炒。

3.倒入豆漿與白飯,中火熬煮至湯汁收乾。

【延伸閱讀】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陳家駿醫師淺談過敏性鼻炎

世界糖尿病日 專家呼籲糖友E起護心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2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toutiao) 身體裡的「毒」多半是吃出來的 俗話說「病從口入」,其實很多疾病,都是吃出來的。要想健康,首先得管住自己的嘴。身體的每個部位幾乎都藏有毒垢,而這些毒垢,有很大一部分是吃出來的。   第一個「吃」,是我們正常的一日三餐 現在餐桌上的食物越來越豐富,吃進去的食物有...

閱讀詳情 »

花生又名落花生,屬蝶形花科落花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南美洲一帶,世界上栽培花生的國家有100多個,亞洲最為普遍,次為非洲,據中國有關花生的文獻記載栽培史約早於歐洲100多年。 圖片來源 很多人在吃花生的時候都會把花生紅皮剝掉,認為花生皮的味道略苦,不喜歡吃。其實,花生紅衣的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哦。...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提高抵抗力的食物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如果抵抗力不好就容易導致生病,而除了鍛煉之外,提高抵抗力的最好方法就是飲食了。下面為大家介紹提高抵抗力的食物,供大家了解。 火龍果營養豐富,功用獨特,對人體健康有絕佳的功效。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白蛋白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