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牙齒敏感 原來是刷牙太用力惹禍

長期牙齒敏感 原來是刷牙太用力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37歲女性,雖平時都有注意口腔保養,但長期仍有牙齒敏感問題,原以為是蛀牙導致,就醫檢查後,發現原來是牙齦萎縮導致;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林意萍指出,除了隨著年齡增長導致牙齦慢慢萎縮外,像是牙周病、過度刷牙等,都可能埋下牙齦快速萎縮的原因,這時就可能會使外漏的牙根產生敏感現象。

軟組織手術治療 解決牙齦萎縮問題

這名患者經進一步檢查,發現是因過度用力且不當的刷牙習慣,才使牙齦萎縮;林意萍醫師表示,因這名患者牙周與齒槽骨情況穩定,透過軟組織手術以及部分樹脂填補合併治療後,已逐漸獲得改善,就連前牙牙齦萎縮部分,經手術後也解決美觀問題。

治療牙齦萎縮 經評估選擇適合方式

林意萍醫師進一步說明,治療牙齦萎縮,常見以樹脂填補、或使用抗敏感藥物表面處理,能處理同時出現的齒頸部缺陷問題,但僅能暫時緩解,因填補的樹脂漸漸脫落後,仍會使牙根磨損日益嚴重,這時其實可經評估後,透過軟組織再生手術,補回失去的牙齦。

牙齒出問題 應盡早檢查較佳

但軟組織再生手術較常用於牙周病科,能適時提供牙齒或植牙更佳的保護,但要注意,並非失去的牙齦都能透過手術救回,因此仍須經由醫師評估,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林意萍醫師提醒,若長期有牙齒敏感或出血等困擾的民眾,應盡早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問題,接受治療,就能避免症狀日益加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31歲紀小姐在體檢時發現脖子前下側有一小塊隆起,進一步的超音波檢查,並同時穿刺化驗發現是甲狀腺有長逾2公分懷疑惡性腫瘤,經手術切除證實是早期甲狀腺癌。 女性罹患甲狀腺癌是男性的3.3倍 國健署101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發生人數首度要居十大癌症之列的甲狀腺癌,個案數289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50歲的林太太最近半年老是覺得左側腰痠,直到最近一個月,因為左側急性腎盂腎炎導致發燒而反覆住院,後來才發現左側腎盂輸尿管交接處有一個1.5公分的結石,結石造成左側腎臟積水,導致腎臟發炎與發燒。與病人討論後,臺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億聲施行新式的「迷你經皮腎造廔取石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口腔植體治療近幾年來頗受歡迎,比活動假牙穩固、體積又較小,沒有活動假牙的異物感,而覆蓋面積又幾乎全無,因此享用美食時不會因隔了一層假牙而口感全無。雖然植牙術後不會有蛀牙問題,還是需要定期維護牙周及植體,否則容易發生牙周及植體的病變! 植牙的植體基本上是固定不動 植牙之所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85歲羅老先生因雙耳失聰過了一年多「黑白人生」,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吳弘斌為他裝電子耳恢復聽力。羅先生打電話給老朋友,還被誤為「詐騙集團」。現在他聽力跟溝通完全沒問題,歡喜重拾健康生活。 一年多前失聰 溝通全靠筆談 羅老先生是國術九段高手,60多來工作之餘勤跑社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