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長期用鼻腔噴霧劑會導致嗅覺喪失? 搞懂3大用藥類型免瞎操心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啥咪!長期使用鼻腔噴霧劑會不會導致嗅覺喪失?針對類似流傳在網路上的擔憂,食藥署今(19)日在食藥闢謠專區強調,一般常見用於鼻炎的鼻腔噴霧劑有3種類型,只要經由專業醫療人員評估用藥,並依照醫囑正確使用,都不必擔心。

台灣有過敏困擾的民眾不少,經由鼻黏膜吸收藥品的劑型鼻腔噴霧劑,因為使用方便,又能加速藥品吸收、有效減少藥品劑量及副作用,因此廣泛地被使用於治療或舒緩過敏性鼻炎及其他疾病。

食藥署表示,一般常用於鼻炎的鼻腔噴霧劑有3種類型,包括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鼻噴劑,以及又被稱為去鼻充血劑的血管收縮劑鼻噴劑。其中類固醇鼻噴劑,只需極低劑量就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副作用小,長期使用並不會引起鼻黏膜萎縮或是嗅覺失常。

至於第二代抗組織胺經過結構修飾,較不易穿透中樞神經,副作用發生機率較低,且藥效作用時間較長,一天僅需口服1到2次,較為方便。食藥署說,抗組織胺鼻噴劑在安全性上考量為優秀的選擇,但有味道較苦的缺點。

食藥署強調,必須注意的是血管收縮劑鼻噴劑,因為其作用是藉由收縮鼻末梢血管以暢通鼻腔,常用於舒緩鼻塞症狀,但長期使用血管收縮劑鼻噴劑容易造成反彈性的鼻充血,若不繼續使用則會一直鼻塞,養成依賴性。

食藥署提醒,無論是何種成分的鼻腔噴霧劑,都應經由專業醫療人員評估用藥,並依照醫囑正確使用,民眾切勿自行增減劑量,以避免影響療效及副作用。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罕見!生雙胎胞滿月突大出血「流一臉盆」 送醫3次才知禍首藏子宮

腎臟也會「中風」! 持續腰痛、下背痛或血壓飆高皆恐是警訊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嘉義縣水上鄉某工廠發生群聚感染,今天新增9例本土病例,嘉義縣府公布染疫案關聯圖及確診者足跡,研判感染源來自一名員工,他曾在7月中旬前住在台北市萬華區。嘉義水上某工廠爆發群聚感染,嘉義縣長翁章梁指出,該工廠共有17人,其中老闆、老闆娘、5名員工、員工的6歲女兒、員工的31歲母親也染疫,共9人確診,居家...

閱讀詳情 »

今天指揮中心公布21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台北市占7例。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數字並不重要,主要是看有沒有不明感染源,所幸這7例中都沒有不明感染源,其中6例是被匡列的接觸者,列為居家檢疫對象時就被攔下驗出陽性,並未感染到社區。柯文哲強調,比確診率更重要的是是否有不明感染源,北市今天新增的7例,有6例是被...

閱讀詳情 »

今天台北市衛生局公布一名新北市確診者(案15740)在台北市的足跡,個案曾在25日晚間投宿中正區旅館「路途行旅」,住宿的房間與公共區域已完成清消。新北市衛生局昨天公布COVID-19確診者(案15740),個案在28日確診,為新北市個案(案15721)的接觸者,曾於7月27日晚上6時30分至6點40...

閱讀詳情 »

今天指揮中心公布21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台北市占7例。針對疫苗施打,柯文哲表示,昨天打了2萬4997個,對台北市來講算很輕鬆,都還沒啟用到花博,如果啟用的話,滿編可以打到5萬人,目前台北市預約疫苗已超過14萬人,將分兩個批次施打。柯文哲說,目前台北市第四輪上網預約7月30日到8月6日,已經預約14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