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罹患乾癬恐併發關節炎 及早治療為關鍵

長期罹患乾癬恐併發關節炎 及早治療為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0餘年的乾癬血淚史 現身呼籲別讓小病拖成大病

40歲的鄭先生,長期罹患乾癬10幾年,職場上經常遭受歧視,例如:滿地的皮屑和長年灰指甲讓同事誤認為衛生習慣不好,為了解決長期的皮膚困擾,早期到大陸尋求偏方,甚至使用過放血治療,針頭扎滿全身,床鋪滿是鮮血,但這些努力並未有所回報,讓他非常挫折與沮喪,並擔心年幼的女兒會因自己的疾病,遭受學校同學歧視。皮膚乾癬症狀甚至從原本全身面積10%引發到全身70-80%都出現斑塊,後期開始感到四肢關節及下背僵硬疼痛,例如:疼痛到無法下床、下樓梯需滑步前行、須拄枴杖才能走路。剛開始誤以為是年輕時所做的粗工造成的職業傷害,直至皮膚科檢查後才發現,因延誤就醫,疾病症狀已經合併為乾癬性關節炎,讓他後悔不已,並以自身經歷鼓勵其他乾癬患者,應及早發現自身狀況,盡速至大醫院進行診斷,別讓小病拖成大病。

乾癬為自體免疫疾病 長期忽視恐併發關節炎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皮膚部、台大醫院台北總院皮膚部兼任主治醫師邱顯鎰表示,乾癬性關節炎是由乾癬引起的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臨床常見症狀為關節紅腫、疼痛、僵硬,而且根據統計顯示,約有3成患者會惡化成乾癬性關節炎,建議乾癬患者要注意關節症狀,如果發現早上起床時關節紅腫脹痛情況明顯,最好趕緊就醫,隨著罹病時間增長,關節症狀也隨之嚴重,長期累積下來會造成關節不可逆的損傷。

及早就醫治療 患者輕鬆不卡關

邱顯鎰醫師表示,治療藥物的選擇上,目前市面上已有生物製劑可治療乾癬性關節炎,除了幫助患者改善乾癬的皮膚症狀外,對於看不見的潛在關節病變亦有保護的作用,使關節組織不再遭受進一步的侵蝕損害。藉由兩週一次的生物製劑治療,搭配定時回診,可讓醫師更了解目前疾病控制狀況,進而提供最有效的治療方針,讓乾癬性關節炎患者也可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關節輕鬆不卡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8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台灣因為潮濕、空污等,過敏的人非常多,除了起床時噴嚏連連之外,也容易鼻塞、鼻涕倒流。中醫認為,鼻為肺的開竅,鼻子不會自病,鼻病起因不外乎肺氣不足,或受外邪所侵而引起鼻病。由於新冠肺炎肆虐,若此時因為鼻塞出現嗅覺異常的狀況,可能造成恐慌,原本沒染疫的人,在來往醫院,甚至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3)日宣布新增5例本土個案,58例境外移入,落地採檢為35例;其中境外移入以越南為最大宗,共有16例。 本土5例中有4例在台南 羅一鈞:社區風險存在 今日的本土病例中,4例男性、1例女性,而這5例全是在擴大匡列採檢時揪出的。依照縣市分布,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0歲的上班族小戴老是覺得口乾,一天喝了超過五公升的水,還是解不了渴,甚至嘗試青草茶、養肝茶等,但卻一點效果也沒有,每天還得不停跑廁所,經中醫調理,飲水量逐漸恢復正常,終於擺脫水桶人生。 中醫將口乾分三面向 外因多與感染有關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中醫師陳書怡表示,口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水菸使用者因社交群聚、共用菸管等原因,加上水菸壺有助於微生物於體外環境存活,讓呼吸道相關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可能增加COVID-19傳播的風險。 水菸非比紙菸好 一樣具有害、染病風險 國民健康署指出,很多人以為使用水菸比紙菸好,但研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