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腹瀉吃止瀉劑 80老嫗長糞石

長期腹瀉吃止瀉劑 80老嫗長糞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時常腹瀉的人要注意了!一名83歲的阿嬤,因長期腹瀉,習慣直接服用止瀉藥,結果因大腸潰瘍造成慢性出血導致貧血入院,經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有顆糞石,必須以手術由大腸鏡取出。醫師提醒,腹瀉超過兩週以上就必須找胃腸科診療,尋求正確的病因及治療,切勿自行購買藥物使用。
長久止瀉容易發病 尋求醫師專業意見
收治個案的腸胃肝膽科醫師羅清池表示,這名83歲的阿嬤因為長期都有腹瀉狀況,兒子都會直接到診所幫她拿止瀉藥回去吃,原本以為吃著都沒什麼事,不料此次貧血入院檢查下才發現,直腸內還有顆糞石,取出後雖然已不再有滲便腹瀉的狀況,但因長期臥床的關係,仍需使用軟便劑輔助。
三種狀況好發 切勿濫用藥物
羅清池醫師表示,老年糞石性結腸梗塞好發於年老體弱,長期臥床的習慣性便秘病人,常見於以下三種狀況:
一、排便功能障礙,大便排泄不淨,日久大便乾燥凝結成糞石。
二、腫瘤、腸粘黏等引起的長期慢性腸阻塞,於阻塞近端形成糞石。
三、濫用止瀉藥物,使大便愈來愈乾燥,爾後形成硬塊糞石等。
羅清池醫師指出,止瀉藥的機轉就是讓腸道不蠕動,若自行濫用,輕則導致便秘,形成糞石,嚴重可能還會造成腹膜炎及腸穿孔的危險。一般胃中的糞石可利用胃鏡移除,若卡在腸道,則可利用大腸鏡移除;但若完全卡住腸道,有可能造成腸壁壞死引起腹膜炎,此時就要進行緊急手術將糞石捏碎,甚至必須切除部分腸道才能取出。
喝水散步按摩肚子
年紀較大的老年人、過去有胃腸道手術病史或胃腸蠕動差者,都是屬於容易產生糞石的高危險族群,在飲食上平時就應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像是柿子、柿餅、破布子、芹菜、葡萄乾、柑橘等易導致糞石的食物,也應酌量攝取,同時要多喝水防止便秘(如果已便秘可以喝蜂蜜水),飯後散步並按摩肚子,都是有助於腸道蠕動防止便秘的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08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5歲的葉媽媽從兩年前開始,就在健檢中心進行肺部電腦斷層追蹤。從一開始就發現好幾顆細小的肺結節,但是隨著時間,有些結節有長大的跡象,讓醫師擔心是癌症,但是因為不只一顆,總共有五顆,醫師雖然解釋了可能的治療方式,但葉媽媽仍然非常擔心也很苦惱。多發性肺癌  單孔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55歲婦女,長期做家事、晾衣服,導致肩膀持續疼痛,手臂有很多角度彎不過且舉不起來,連內衣也很難穿,睡覺又會痛醒。經醫師診察後發現,她不但有五十肩,其實還有夾擊症,也就是俗稱的「長骨刺」,接受肩膀關節鏡微創手術,將骨刺磨除,並將五十肩鬆解,傷口不到一公分,術後隔天就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秋節將到,許多商家推出了各種特色月餅禮盒,要來搶攻民眾的胃與荷包。又香又酥的美食底下富含了熱量、糖分與脂肪,若沒有控制食用份量,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建議多人分食、淺嘗就好。內餡豐富口味多  鹹甜混吃熱量飆市面上有多種月餅,熱量也有些差異。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瑜珈」除了減肥及舒緩身心的效果廣為人知外,入門門檻低、器材簡單且在家就能做的特性,也非常適合疫情新生活,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投入這項運動,希望能透過瑜珈追求身心靈的平靜。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瑜珈」話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